這些帝國大將的高呼傳到了帝國士兵的耳中,很快全軍一起高呼道:““願天下皆成為帝國之地!”
“好!我心甚慰!”這山呼海嘯一般的呼聲讓李南露出笑容,他揮臂指向前方的長城,對眾將士說道:“踏破長城,驅除韃虜!”
“踏破長城,驅除韃虜!”
“踏破長城,驅除韃虜!”
……
帝國軍士氣極宏,休整了幾天後便開始如先前一般,採用四處開花的方式進攻這道長城防線。
數日下來,進展卻很不順利,李南和帝國眾將這才意識到長城的不凡之處。
長城是世界古代史上最偉大的軍事防禦工程,但是它並非簡單孤立的一線城牆。
真正的長城其實是由點到線、由線到面,把長城沿線的隘口、軍堡、關城和軍事重鎮連線成一張嚴密的網,形成一個完整的防禦體系。
簡單的說,長城的作用是防守,而它更重要的作用是預警。
先前的戰鬥中,金國大軍都困守在各處城鎮之中,根本無法發揮己方騎兵機動性的優勢。
而在撤到了長城防線之後,金國雖然損失了大同府和中都等重鎮,但是也恢復了騎兵的真正用途。
每當帝國軍突破了長達千里的金國長城防禦線之後,附近的烽火臺就會示警傳訊,而聚集在長城後面的大批金國精銳騎兵就蜂擁而至,將侵入過來的帝國軍圍住剿殺。
當戰場上任何計謀都無效之後,剩下的就是硬碰硬式的攻防戰了,而這種戰術也最為慘烈。
不服輸的克雷斯率領他統帥的帝國第二步兵軍團,數次攻下了長城,但也數次被大群的金國騎兵趕了回來,其他帝國將領也試驗了幾次,但都是同樣的結局。
帝國軍的進攻和防禦能力的確很強,可惜面對同樣擁有了火藥武器,而且可以在短時間聚集超過己方數倍兵力的金國鐵騎,他們還是隻能無奈的撤回長城以南。
就利用這種防守方式,完顏宗弼終於止住了己方的劣勢,頑強的將帝國大軍阻擋在了長城之外。
當戰場上任何計謀都無效之後,剩下的就是硬碰硬式的攻防戰了,而這種戰鬥也最為慘烈。
不想讓士兵去用性命攻城,所以帝國軍只能大量使用火炮進行遠距離的攻擊,而長城上的金國軍也不示弱,他們用投石機和鐵火炮跟帝國軍對攻。
戰鬥打到現在就變成了消耗戰,比拼的就是雙方的兵力、士氣和運輸供給能力。
金國的國力絕對不如帝國,他們的優勢是距離,防線後面就是金國腹地,所以運輸上不是什麼大問題。
帝國幅員遼闊,也正因為如此,想要從南方運送軍資和糧食到北方的長城前線,大概的距離是三千里左右,這就顯得頗為被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