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國改制如火如荼,西方暫時無事。
李南仔細的考慮了各方的形勢之後,決定帶著剛剛返回臨洮府的韓世忠,以及他已經訓練完畢的兩萬騎兵軍團,前往北方的河間府前線。
縱馬馳騁在平坦的路上,韓世忠有些興奮的問道:“陛下,這次去北方是不是要打金國?”
“哈哈。”李南笑著調侃道:“如今金國還能打仗的也就剩下完顏宗乾和完顏宗弼了,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要是還不動一動,是不是有些失禮啊?”
“這次咱們要滅掉金國麼?”韓世忠急忙問道。
“金國畢竟還有百萬雄兵,急切間,想要滅掉這個國家估計很難,我們這次的目的就是將金人趕到長白山以北!”
聽到李南的話,韓世忠心中一凜,脫口驚呼道:“那不就是全面收復燕雲十六州!”
“對啊。”李南淡然的說道:“咱們自己的地盤被外族人拿走的時間太長了,現在該是拿回來的時候了。”
燕雲十六州,就是後世的北京、天津北部,以及河北北部地區、山西北部地區。
失嶺北則必禍燕雲,丟燕雲則必禍中原。燕雲十六州有:燕(幽)、薊、瀛、莫、涿、檀、順、雲、儒、媯、武、新、蔚、應、寰、朔。
幽、薊、瀛、莫、涿、檀、順七州位於太行山北支的東南方,其餘的雲、儒、媯、武、新、蔚、應、寰、朔九州在太行山的西北,燕雲十六州的重要性之於南方猶如嶺北行省之於北方,所處的地勢居高臨下,易守難攻,地緣戰略價值巨大。
後晉的開國皇帝石敬瑭反唐自立,向契丹求援。契丹出兵扶植其建立後晉,遼太宗與石敬瑭約為父子。
天福三年,石敬瑭按照契丹的要求把燕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使得遼國的疆域擴充套件到長城沿線。燕雲十六州的戰略意義使得中原的北宋政權感受威脅持續長達二百年。
宋朝開國之後,面對遼朝契丹鐵騎由燕雲十六州疾馳而至的威脅,不得不在汴京附近廣植樹木。宋太祖趙匡胤不忘收復燕雲,曾在內府庫專置“封樁庫”,打算用金錢贖回失地。宋朝還在河北南部興建“北京”大名府和遼國對峙。
伺候北伐收復燕雲十六州,就成為了每位大宋皇帝,還有每位宋國將士和百姓心中最迫切的希望。
可惜直到宋徽宗趙佶跟金人聯手,卻也沒有收回全部的燕雲十六州,反而還引得金兵南下,最後被滅國。
李南這次想趁著金國動亂之時,一舉收復燕雲十六州的所有地域,並且將帝國的疆土推進到長白山和桓州一線。
這樣一來,帝國就可以將跟陸地相連的高麗徹底收入囊中,省的他們總是在金國和帝國之間搖擺,一副兩面三刀的醜陋模樣。
皇帝的意志就是帝國前進的方向,既然帝國準備向金國開戰,那這個龐大的國家機器便飛速的運轉起來,大量的軍備、糧食和其他物資,都向北方前線運送過去,帝國的幾大軍團也開始做起了戰前準備工作。
李南站在城頭上,望著北方中都的方向。
立於旁邊的其他軍中將領,其實並不知道中都對於李南的意義,因為那座城池現在還很殘破,遠遠沒有後世華夏之都的壯麗和巍峨。
帝國大舉向北方調集物資和兵員的事情,瞞不過金國,所以最近河間府和中都之間這片空白區域,就顯得熱鬧了起來。
金熙宗完顏亶派來對陣的大將是完顏宗弼,其實他的手裡原本是有兩王四個二,可惜他為了奪權報復,弄死了金國諸多功臣,好好的的一副牌,目前除了完顏宗乾和完顏宗弼,他也是無人可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