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旭和龐萬春父子,來到李南身邊坐下,兩人望向明教教主方臘的目光中都帶著濃濃的恨意。 X
看到這一幕後,李南不禁有些愕然,在他的印象中龐旭可是明教的中堅分子,前不久還親自去嶺南說服自己跟方臘結盟,今日怎麼變成了這等不共戴天的模樣呢?
方臘既然敢讓兩人出來見李南,也就代表了他無所畏懼,所以龐旭很快就將事情的原委跟李南說了一遍。
摩尼教千百年來一直遵循著教主為主,傳教**師為輔、若干法師為枝的權利結構,龐旭就是這一代的傳教**師,可以說他在教中的地位僅次於教主方臘。
毫無私心的龐旭,將自己的一生都用於傳經佈道之上,兩浙以及江南一帶的田間地頭到處都有他的身影,數十年發展了無數的忠實教眾,他在摩尼教中的聲望甚至比教主方臘還要高。
功高蓋主這種事在任何的團體中都非常危險,如果這一代的教主並無雄心偉志也就罷了,但方臘想做的可不是一個只能藏蹤匿跡的明教教主,他想要做皇帝,所以他很早以前就開始設計除掉龐旭。
命令龐旭前往北方傳道的是方臘,暗中給朝廷通風報信的也是他,所以龐旭理所當然的就在陽穀縣附近傳教時遇到了官府的伏擊。
龐萬春和龐秋霞前往營救父親,在牢中遇到李南之後又發生了一系列的變故,最終龐旭安然無恙的回到了兩浙路。
龐旭在教中地位尊崇,聲望極高,跟他交好的教眾也很多,所以方臘雖想除掉他,但也不敢冒險再次動手,只能暫時隱忍。
這幾年間,六賊中的蔡京、童貫、朱等人變本加厲的在江南巧取豪奪,而南方五路州府的兵馬也被抽調到了嶺南圍攻反賊李南,方臘見到時機已至,這才高舉義旗舉兵造反。
宋朝官吏和軍隊的軟弱讓明教在短時間內聚眾百萬,縱橫兩浙和江南,就連江南重鎮杭州城也被收入囊中,方臘的野心就如燎原之火一般越燒越旺。
方臘自號聖公,訂立年號,給手下眾多心腹封賞,用於收買人心,而傳教**師龐旭卻被他派往了嶺南跟李南商議結盟之事。
當龐旭再次回到杭州之後,明教內的一切都變了,其他的事情龐旭也不會跟如日中天的方臘計較,但是關於教主傳承的問題,兩人發生了劇烈的爭執。
幾乎所有宗教的教主之位,都是由前任教主指定,或者是由教眾推選,摩尼教也不例外。
方臘想要當皇帝,那下一任教主實際上也就是皇位的繼承人,所以他一意孤行的將自己兒子方天定立為南國太子兼明教繼承人,因此惹怒了龐旭和教中一些資歷較老之輩。
龐旭他們這些頑固不化的老傢伙,跟兵多將廣心狠手辣的方臘發生衝突,他們的下場可想而知。
所有反對的聲音,最後都變成了臨死前的悲呼,龐旭要不是有李南這個女婿在,恐怕他和兒子龐萬春也早就被方臘宰掉了。
見到這翁婿幾人說的差不多了,方臘放下手中酒杯,得意洋洋的說道:“鎮南王,為了跟你合作,我已經表達了自己的誠意,你是不是也要回報一些?”
李南的心裡一直很篤定,他知道方臘如果沒有蠢到家的話,就絕對不敢動自己一根汗毛,否則他不但要面對宋軍的反攻,還要承受來自嶺南鎮南軍的怒火。
自己的安危暫時不需要擔心,但是龐旭父子、米蘭達、阿舒爾、張昊和城外的護衛們的性命,現在就是擺在牌桌上的籌碼。
考慮清楚之後,李南開門見山的道:“方教主,咱們就直接說吧,我想帶他們活著離開,需要付出什麼?”
“糧食!還有你們士兵手中的新式火器!”方臘有些急迫的說道。
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李南點點頭表示同意,“可以,數量多少?”
李南這麼爽快的答應下來,這讓方臘有些驚訝。
在他這種人的心裡,糧食和兵器絕對要比什麼岳丈、內兄和一些護衛重要,只要是能夠成就大業,那也沒有什麼東西是不能犧牲的。
正在方臘思考數字之時,南國尚書王寅來到他的身後,附耳說了幾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