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史冊
臨近晌午,太陽炙烤著大地。
此時,徐逢緣已經在大殿外面跪了快一個時辰,滴水未進,可皇上就是沒有開門。
她虛弱地抬頭看著那扇緊閉的門,這才發現喉嚨痛的連口水都咽不下去。
“姑娘,你先喝點水吧。”
一個身穿宮女衣服的女子彎腰蹲下,雙手舉著杯子遞到她嘴邊。
徐逢緣也確實渴了,就著杯子咕嚕咕嚕連喝了好幾口,又因為喝得太急,嗆得連連咳嗽。
“慢些喝,有本公主在,沒事的。”
“公主?”
她反應過來,大興朝確實有一位白曦公主,聽說這些年一直隨著乳母在南方生活,也是前段時間才回來。便想著起身行禮,卻只覺得頭暈腳軟,險些摔倒。
“新任史官徐逢緣,拜見公主。”
“免了免了。原來你就是大家說的女史官。快些將大人扶起來去我房裡歇一歇。”
徐逢緣又行了禮“多謝公主好意,臣必須要跪在這裡。”
“本公主知道你有事要求皇帝哥哥,不急,我那皇帝哥哥是個倔脾氣,你這樣做是沒用的。放心去歇著,想做什麼本公主幫你,如何?”
“此事怎好勞煩公主。”
白曦擺擺手“小事一樁,不過我也不會白白幫忙。本公主剛回京,沒什麼朋友,今日我幫你了,那以後我們就是朋友,如何?”
她自小在宮外長大,行事作風與宮中的人很不同,這份灑脫不羈的性子和徐逢緣也投緣。
“那今日算逢緣欠公主一個人情。”
“好,好得很,就這麼決定。”說罷她又轉身吩咐身邊的人“你們可看好了,從今往後,徐逢緣徐大人就是本公主的朋友,她隨時都可以來找我,你們誰都不能攔著,要像敬著本公主一樣敬著徐大人,都聽清楚了嗎?”
徐逢緣聽得不好意思,剛想開口,又被她攔住
“那你先下去休息,我去找皇帝哥哥,讓他來見你。”
徐逢緣看著她的背影,忍不住擔憂,忙追上去叮囑道“皇上近日也有許多事,若是皇上不願見,公主也不必勉強,無論結果如何,逢緣都謹記公主的這個人情。”
此時大殿裡,元和正在陪著皇上下棋,兩人全神貫注地看著棋盤上的棋子,思考下一步該如何走。
“聽說大師在徐府做法事,為何突然來看朕了。”
“阿彌陀佛,皇上派了人來請貧僧,想必是有要事商議,只不過貧僧先來了一步。”
白耀放下一顆棋子“朕命徐大人重新整理大興史冊,到底是對還是錯。”
“皇上是對此事有顧慮嗎?”
“自然是有的。先皇生前一直耿耿於懷百年之期的事情。臨終前曾再三叮囑,若是天下絕世動蕩,預言重現的時候,一定要記得重編史冊,裡面藏有能拯救天下的方法。可大興朝史冊記錄了開朝以來上百件大事,這其中許多,連朕都不曾知道。加之先皇就曾在太淵城等四處建立機要閣,將許多史冊放在裡。朕若是重編史冊,只怕許多驚天秘密都會曝光。但若是不整理史冊,如今這天下的形勢,朕實在是不知道該怎麼走下一步。”
元和放入一顆棋子“皇上的擔憂不無道理,大興朝如今是三面受敵,東有烏圖族虎視眈眈,西有關外的悍匪強盜,就連京都所在的北方,也有不少江湖門派在伺機而動。眼下又謠言四起,說是大興朝百年之期已到,貧僧認為,重編史冊乃是明智之舉。”
“不妨細細說來。”
“皇上請看。”元和又放了一顆棋子在棋盤上“皇上與貧僧雖是下棋人,但同樣也是身陷棋盤的棋子。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非一人之力所能左右,若是大興朝已經到了存亡之期,變則生,不變,則亡。”
白耀捏著棋子似乎在思索什麼“大師的意思,重編史冊或許真的能給大興帶來轉機。”
“貧僧不敢妄言,但各方勢力在百年之期蠢蠢欲動,徐威徐大人一事已經表明,諸多矛盾避無可避。不如趁此機會,重整局面。”
“大興史冊分三卷,多達上百個名錄,後先皇又增添佛理章,共計四卷七百五十一個名錄,全部重編完,少不得三年五載。朕只怕那個時候......”
元和放下手中的棋子“朝中政事貧僧不懂,不過依皇上所說,先皇曾在四處存放重要史冊,那說明這幾處的史冊頗為重要。至於宮中存放的,皇上和諸位大臣都可以查閱,自然是無需再考慮。”
白耀聽完恍然大悟“大師真是一語點醒夢中人呀,朕怎麼就沒想到,讓徐大人徑直去這四處,查閱史冊中記載的內容,或能尋到父皇曾說過的辦法。”
“皇上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