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楊堅:你是生怕我大隋的基業千秋萬代啊你!
【從楊廣前期爭奪太子之位的手段來看,他絕不是一個沒有腦子的蠢貨。】
【相反,他是個非常能隱忍的人。】
【在楊廣登基的最初幾年,他還是表現出了一些帝王水平的。】
【不過是那種讓百姓痛苦的明主罷了。】
大業七年,楊廣面色一直很難看,他也沒想到隋朝會在自己手中滅亡啊!
不過是多徵調了一些不值錢的百姓,哪裡就有這麼嚴重了?
開運河,打高句麗那都是利國利民的大事情,朕怎麼會做錯?!
【和胡亥不同,隋朝的大權還是掌握在楊廣的手中的。】
【登基初期,他就平定了漢王楊諒的造反,穩固了自己的統治地位。】
【後來又透過頒布更加寬容的《大業律》來籠絡人心,爭取民心。】
【為了更好的掌控朝堂,楊廣還重新改革了官制,精簡中央機構,提高了行政效率。】
【此外他還建立了科舉制度,用考試的方式來選拔人才,藉此打破門閥士族的壟斷,為下層百姓提供了入仕的機會。】
秦朝,嬴政緩緩打出了一個問號:?
這聽著挺合理的啊,哪裡像是昏君了?
要像胡亥那樣只知道吃喝玩樂,把朝政全部交給別人的,才像個超級敗家子吧???
李斯也是一臉懵逼,這一手抓朝堂,一手抓民心,不是做的挺好的嗎?
唐朝,早知道真相的李世民微微嘆了口氣,做皇帝是掌握著天下大權,但並不意味著至高無上。
百姓雖然如水滴般弱小,聚集在一起也能成為覆滅王朝的滔天巨浪!
開運河、打高句麗不能說是錯,只能說他太急了!
用百姓的命去填,最終只會把自己也葬送了!
【你別說,他甚至還開疆拓土,收拾了一遍附近的少數民族勢力。】
【根據《隋書》記載,在大業五年的時候,全國大約有900萬戶人口。】
【聽起來是不是覺得這不是做得還不錯呢!】
【難道楊廣也是像李隆基那樣腦子抽風了,才會搞得二世而亡?】
隋朝,楊堅也想知道。
他掃了一眼下面跪著的幾個兒子,心中如何不憂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