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劉病己:亂我家者,太子也!
【一個王朝想要順利的傳承下去,還需要一位合格的繼承人。】
【劉奭雖然是太子,但劉病己的心中對他的表現並不是十分的滿意。】
【父子二人感情雖然深厚,可在治國觀念上卻有所差異。】
【對於劉奭的教導,劉病己十分上心,精心挑選了博學多識的幾位大臣當老師。】
【在全明星教學團隊的努力下,劉奭成為了一個精通儒學經史的標準讀書人。】
劉奭:...我懷疑天幕在內涵我,但是我沒有證據。
劉病己痛心疾首):真是失策了,唉。
劉徹:?
可是他要當的是皇帝,不是什麼讀書人啊!
【漢武帝劉徹在執政期間接受董仲舒的建議,實行了“罷黜百家,尊崇儒術”的政策。】
【自此,儒家的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
【秦朝以法家治國,漢朝以儒家治國,但這其中可大有講究。】
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的門人們紛紛議論起來,頗為不滿。
法家:這漢朝沒眼光,我們法家才是大道所向!
儒家:哦?是二世而亡的那種大道嗎?
那我們確實是自愧不如!
墨家:我們墨家呢?怎麼混著混著還被罷黜了!
陰陽家和小說家:呵呵呵,這下更是冷門至極了。
道家:無為就是有為,順其自然就好了嘿嘿。
【要知道劉徹為什麼毅然決然的拋棄了道家,選擇了儒家作為治國理念?】
【一個是大漢休養生息這麼多年,一味的無為而治反倒會開始拖後腿了。】
【但最重要的是,劉徹的大力支援和推行才完成了這場轉變。】
【因為經過董仲舒改良之後的儒家理念,確實是實在的戳到了他的心巴上。】
【君權神授的理念大大增強了他作為皇帝的權威性,有利於中央集權。】
【畢竟滅掉匈奴,建立起一個強大而統一的大漢王朝是劉徹作為帝王的政治理想。】
【而儒家的“大一統”的思想正是用來凝聚人心,增強皇權的最好武器。】
漢初,劉邦對此沒什麼所謂,時事變遷,換個治國理念有什麼大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