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王安石:看我七十二變!
【第一次知道王安石的時候,還是在語文書上讀到他的詩。】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表達了王安石再次進京的無奈與思鄉的情緒。】
【那麼這位曾經銳意進取的改革家為什麼會産生這樣的愁緒呢?】
【一切還要從熙寧元年,王安石受召進京說起。】
天幕下剛進京的王安石卻是一愣,這詩是他作的?
心中隱隱有些不好的預感,他知道自古以來,凡是改革總是會遇到極大的阻力的。
但只要陛下鼎力支援,一切的困難都是可以克服的。
怎麼會留下這樣的詩篇?
李世民疑惑:“語文書是何物?”
魏徵沉吟了一下:“難道是後世官學的教學之物?”
李世民點點頭,詩作能成為官學讀物。
“那這位王安石想必應該很有成就才是,改革家值得我們好好借鑒。”
【前面我們說到過宋朝沒有了世家的掣肘,科舉製得到了極大的發展。】
【天下的讀書人都有了透過科舉考試進入仕途的權利。】
【加上自太祖朝留下的重文抑武的風氣,宋朝計程車大夫群體力量變得空前強大。】
這法子不錯啊!
民間多奇人,若是能透過考試選拔的方式來選賢任能定能為我大漢找到更多的人才!
不過,劉徹撇撇嘴,就是這些世家估計不同意。
【經過幾朝的發展,到神宗在位之時,宋朝的官僚體系已經演變的格外龐大。】
【不僅如此,宋朝還養著數量極為龐大的軍隊,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士兵數量雖多,然而裝備落後,戰鬥力卻很差,導致對外戰爭連連失利。】
【又想士兵打勝仗,又不願意出錢買裝備,還看不起士兵,想贏也是比較困難的。】
【宋朝計程車兵必須要在臉上刺字,飽受歧視。】
仁宗一朝,狄青不屑一笑。
這些酸唧唧的文臣總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看不起武將。
真叫打仗的時候又慫得很,在戰場上一通瞎指揮。
呂景初破防):不過是個魯莽武夫,竟被那些無知愚民視作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