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組人分別選了一個方向出發,約定中午的時候在劉東家集合。
四人組沿著小路走,劉家村並不落後,鄉間小路修整得很幹淨,旁邊的田地也劃分成規整的一塊塊。
村民的房子不是三層樓的小房子就是兩層樓的,這個方向可以走到村口。
他們打算看看昨晚下車的地方,一路順利到了村口,看到了那個石頭墩,上面寫著劉家村。
再往外看,只看到一條路,一眼望去,什麼都沒有。
“白霧倒是散了。”陳書博眯著眼說。
“那你敢走?”向榮問。
陳書博快速認慫,摸了摸鼻子,“不敢。”
他們在村口逗留了幾分鐘就又往回走,每經過一個房子,白蕪伸長脖子看一眼。
向榮注意到,“怎麼了?”
“奇怪啊,這裡家家戶戶都不養雞鴨或者豬的。”
徐曦也看了一眼,“真的都沒有。”
偶爾有碰到人,向榮會熱情地上去攀談,可惜人家只是對他們打了一聲招呼就走,禮貌又疏離。
劉家村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兩組人分開繞了一圈回到劉東家,已經十一點了,交流一番,依舊沒什麼線索。
“你們都在啊!”劉東氣喘籲籲地跑進來,“太好了,正好有事請你們幫忙。”
“什麼事?”
“還缺大紅燈籠,知道你們不會做燈籠,就是幫忙把紙糊上去就成了。”
白蕪看著劉東,只覺得他此時像是一個系統,給他們玩家不斷地頒布任務。
這是一個接觸線索的機會,玩家們自然不會拒絕。
劉東帶他們去了他親戚三婆婆的家裡,年邁的老人正孤苦伶仃地在做燈籠,“阿婆,我找到人來幫忙了。”
三婆婆轉過身,滿是褶子的臉上沒有一絲表情,“哦。”
“阿婆,我們來幫忙。”丁知客氣地說。
三婆婆指了指地上的紙和已經半成型的燈籠骨架,說了兩個字,“糊紙。”
劉東把人帶到,交代了一句又走了。
玩家們坐了下來,白蕪環視一圈,這裡和劉東家差不多的構造,他們現在坐在前院,院子裡擺滿了燈籠骨架,以及一張張紅紙,就差把紅紙糊在燈籠骨架上就完事了。
這事也不難,小學生的手工作業,畢竟真正難的那一部分三婆婆已經做好了。
他們坐在小凳子上,手上慢慢地做著,心思卻不在這上面。
白蕪摸了一下紅紙,是紙,不是人皮,燈籠骨架也是正常的竹條,不是人骨,被鬼東西荼毒的腦子總是會想些亂七八糟的。
“阿婆,需要多少紅燈籠?”黃建義問。
三婆婆忽然站了起來,上了年紀的她佝僂著背,慢吞吞地走向他們,“我先來看看你們做得怎麼樣了,紅燈籠可不好做的。”
黃建義笑著說,“阿婆,你來看我的,絕對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