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殺徐州,這件事情恐怕算得上曹操這一生之中的敗筆之一.雖說曹操父親慘死,難免被仇恨矇蔽了心,但是屠城之事本就是罪大惡極,無論有何種理由,在道義上,曹操無疑佔了下風。(首發)
《孫子兵法》有云,兩軍對陣,無非“道天地將法”,也就是道義、天時、地利、將帥、戰術這五種要素,其中以道義為首,可見兩軍交兵,正義之師所佔優勢顯而易見。曹操這一番作為天怒人怨,也給陳焉平添了許多勝算。
雖然陳焉早已知道曹操定會屠殺徐州,但是聽到郭嘉這般驚慌的通報之後,還是裝出了一幅驚訝的樣子,問道:“怎麼?曹操這麼快便已經開始報復了嗎?”
郭嘉臉色蒼白,顯然也是對曹操的行徑有些不滿,只聽他說道:“曹操幾日之前剛剛攻克了徐州第一座城池,甫一攻克便大肆屠城,城中百姓無一倖免!”
陳焉長嘆了一口氣,說道:“看來這曹操定是因為父親慘死,喪失了理智。他這一番作為,讓他一開始辛辛苦苦積攢下來的仁義之名蕩然無存,實在是划不來啊。”
郭嘉點頭說道:“我本以為曹操是個城府高絕之人,想不到有些時候他卻也如此意氣用事,這傢伙的確很有意思,是個難得的英雄。只不過屠城一事太過殘忍,曹操縱使智謀高絕,也不應該做出此等事來。”
陳焉表示同意,嘆道:“曹操這一戰乃是調集了自己全部精銳,定然所向披靡,奉孝,你看咱們若是想要偷襲兗州,何時動手最為合適?”
郭嘉沉吟片刻,說道:“我本以為曹操此行定會拿下徐州,但是曹操卻屠殺百姓,恐怕會造成徐州全境同仇敵愾,給他的攻堅造成影響……短期之內,曹操恐怕並不會拿下徐州。”
陳焉眉頭一皺,問道:“奉孝的意思是曹操不久便會撤軍嗎?”
沒想到郭嘉又是搖了搖頭,說道:“曹操這次乃是哀兵,若是不能報仇雪恨,絕不會輕易回師,因此他攻打徐州雖然艱難,但是也一定不會罷手。我的意思是咱們可以等曹操深入了徐州腹地,無力回救的時候再出手奪下兗州!”
陳焉聽得連連點頭,十分贊同,當即忽然稍加思索,說道:“曹操屠城暴行,恐怕還會繼續,到時候天怒人怨,兗州城中那些他的老部下恐怕也會對他失望,更是一個絕佳的機會!”
當然陳焉這番話並不是他自己的意思,因為歷史記載,兗州的張邈和陳宮正是因為曹操的無道行徑叛迎了呂布,這一步是陳焉早已深思熟慮好了的,只不過如今天下形勢不同,不知道這兩人是否還會背叛曹操?
郭嘉聽了陳焉的話,也是點頭表示同意,心中對自己主公這麼出色的判斷表示驚訝。
但驚訝歸驚訝,郭嘉也不是初出茅廬的小白菜,想了一會兒,又建議道:“主公,無論從任何角度來講,咱們此時最需要一位強力的盟友。袁術便罷了,而今唯一的希望便是極具破壞力的呂布了。”
陳焉聽了這話,眉頭緊鎖,陷入深思,沉吟說道:“難道就非得是他麼?”
郭嘉只能點頭。
陳焉更是忍不住一聲長嘆,目視遠方,心情起伏不定……
當月,曹操攻入徐州,連破數城,皆屠之,史書記載“雞犬亦盡,墟邑無復行人”。
注:曹操攻打陶謙,實際上是分了兩次,第一次為公元193年秋天,連克十餘城,但因為冬季到來,兵糧已盡,不得已回師兗州;第二次為次年夏天,這一次是真正的屠殺大戰,也造成了曹操手下陳宮、張邈的不滿,叛迎呂布。此處因歷史走向,合二為一。
……
陳焉與賈詡和郭嘉等人商議了許久,眾人仍是勸說陳焉聯合呂布,共奪兗州,畢竟袁術鼠目寸光之輩,不足與謀,陳焉雖然主觀上並不願意,但是畢竟想要做一個從善如流的主公,免不了答應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