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大殿全部被官兵包圍那一刻,一個聲音高喊道:“森瀚兄,你到底在不在這裡?”
劉小翠什麼也沒有說,她知道來者是誰,親手將信交付到朱允炆手裡。
因為蕭森瀚留下的那封信,她偷偷拆開了,知道信的內容,知道上面寫的什麼。
這也是蕭森瀚為何要將關於朱棣之事全部塗抹掉,不是他不是相信劉小翠,是他根本不相信任何人。
先知歷史一旦被洩露,歷史發展的軌道有可能會改寫,這不是他的初衷。他不想看著眾女被捲入權利的紛爭之中,成為歷史的犧牲品。
朱允炆失落的拆開信,只見信中內容被筆墨塗寫了一半之多。
“允炆兄,當你見到此信的時候,我已經離開了。你不用派人去找我,因為你根本找不到我。如果我說我是來自未來世界的人,你相信嗎?”
“你我一見如故,你做到你的承諾,而我也會信守諾言,保你平安……”
信中的內容全部被塗改了,朱允炆不停擦拭其中的內容,可信中關鍵之處全部看不見了。
只留下最後一句話:“大力發展大明水師,留下水師精銳常駐金陵城中。不管時局如何變化,都不可動用它,將是你最後保命符,足已富甲天下,南洋才是你的最終之處。森瀚兄敬上!”
蕭森瀚不能確定歷史的發展如同自己規劃的一樣,朱允炆會不會聽從他的安排。如果真逃亡南洋,又要如何面對朱棣時代鄭和七次下西洋?難道真如後世歷史學家所說,鄭和七次下西洋的主要目的都是為尋找朱允炆?
朱允炆無奈的問道:“森瀚兄你這是何意?就這樣保我平安,豈不是太草率?難道你江郎才盡嗎?故意糊弄你的允炆兄嗎?我可是大明未來的皇帝,你也太水了……”
朱允炆似乎有點生氣,絕望的將手中信撕掉。這時劉小翠猛的跪倒於地,誠懇眼神看著朱允炆,說道:“公子臨走時交代翠兒,要為太孫殿下分憂。特意囑託翠兒一定跟著殿下,並安排翠兒主動承擔下南洋的任務。翠兒謹遵公子教誨,願意為殿下成為下南洋第一人!”
朱允炆驚訝的問道:“森瀚兄,真是說了此話?為何信中內容全部被塗改?”
劉小翠已經撒下彌天大謊,解釋道:“公子的確交代我。他將信交給我之後,又拿回去塗改,他害怕此信的內容會給我們帶來滅頂之災。”
不得不佩服劉小翠的隨機應變能力。從接觸公子那一刻,她就有一種預感,公子絕對不是一般人,更有可能不是我大明之人。直到她下決心偷看這份信的時候,證明她的預感是對的,公子就是來自未來世界之人。現在發生在金陵十三釵身上的一切,都是未來世界的產物,還有公子常說地球是圓的,除了大明之外,這個世界還有很多未知的大陸等著去發掘。
這個秘密她絕對不會對任何人說,只有爛在心中才最安全。同時也讓她把握到未來時局,相信公子的安排絕對沒有錯,只能將錯知錯,緊跟太孫殿下其後。
朱允炆有一種焦慮,一種不安感油然而生,他默默點頭說道:“你放心吧!我答應過他,一定會保你們平安……”
………………
十年之後,遍地狼煙,金陵城中火光瀰漫,皇城燃起熊熊烈火,燕王大軍攻破城門。停靠在金陵城外大明水師依然紋絲不動,錦旗飄揚,戰意凌凌。一群人風塵僕僕退敗出來,為首之人正是朱允炆。
朱允炆一臉狼狽登上戰艦之後,吼道:“揚帆起航!”
朱棣本應該在七年的今天,也就是1402年稱帝。歷史的時間表似乎發生了變化,所謂性格決定命運,朱允炆似乎被他影響那麼一點點,讓這場戰場多拖了三年。十年的時間足夠他準備,他帶走的不止是希望,更是帶走了大明皇宮所有的財富,大明凝聚多年的科學技術……
花妙兒挺著一個大肚子走了出來,將士們低聲說道:“娘娘千歲!”
“炆炆有關公子的記載你處理掉沒有?”
朱允炆摟著花妙兒,幸福的笑道:“我那一把大火將皇宮中一切都燒掉了,記載森瀚兄之事也徹底葬身火海了……”
花妙兒擔憂的說道:“就是不知道姐姐們能不能躲過這場戰爭?”
望著大好河山就如此消失,朱允炆一臉的滄桑,感嘆道:“森瀚兄,真是我的良師益友!”
劉小翠站在船頭,輕輕為朱允炆披上外套,自我憂傷道:“我有點想公子了,不知道他會不會回來看我們。”
朱允炆笑道:“他會的,他一定會回來的!”
作者的話:金陵十三釵的故事算是一個未完的結局,既然寫了那麼多,肯定還有後續更精彩之事。這是算是為大家埋下一個很大很大的坑,至於金陵十三釵姐妹最終命運如何,還請大家繼續關注。馬上開始蕭公子,自我救贖之章,大家可要堅持的追隨下去,救世主情節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