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國對襄樊兩城的守軍,除了用暴力開啟了城門之外,並沒有使用其它的武力。
但是,不論是那可以載人自由飛翔在天空之上的“雷鳥”,還是那力大無窮的鋼鐵“怪獸”,都是城裡所有魏國官吏心底的噩夢。
規矩歷來都是強者制定的,華夏國沒有使用暴力強徵這些土地都已經算是很仁慈了,還要按照商場的規矩以市場的價格來從別人手中收購土地,這些魏國官吏的心情簡直就不知道該怎麼去形容了。
如果華夏國使用武力強徵暴斂的話,他們還可以煽動那些世家大族進行抵抗。
雖然這種程度的抵抗無法改變最終的結果,但如果那些世家大族在暗地裡使壞的話,這華夏國想要把這裡的事情擱平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可他們出手完全不以常理,首先用大量的生活物資把最底層的百姓招攬走了,直接斷了這些世家大族的根基。
要說這些世家大族所謂的影響力,無非就是那些依附在他們田地之上求口飯吃的百姓而已。
但是現在,那些百姓也不用靠天種地吃飯了,只要捨得去找事情做,華夏國的工地上從來就不會缺吃的。
而且,為了解決住得較遠的百姓每天的奔波之苦,那華夏國的人還從雲夢澤運來了大量的鐵房子。
據說,這些堅固、方便、耐用的鐵房子,全部是被華夏城的百姓淘汰下來的。
因為在華夏城的九個城市單元全部修建好以後,他們已經有了更好的居住選擇,這些比草棚好百倍的活動房就被閒置了起來。
直到修整這條官道的工程開工,才把那些閒置的活動房運了過來,當作工棚。
這些房屋根據工程的需要,被整齊的安放在已經修整好的道路兩邊。
上萬在工地上勞作的百姓,分成了一段段地聚集在自己跟著的“包工頭”那裡。
每段工地的宿舍都設定了吃飯和買賣東西的地方,有如一條條繁華的街市。
道路修整到哪裡,這些房屋就跟著搬到哪裡,根本就沒有以前在魏國服勞役的奔波之苦。
到了寒冷的晚上,這些房屋可以關得嚴嚴實實的。
除了專門留下來通風透氣的地方,一絲冷風都吹不進來。
華夏國還提供一種用碎布做成的棉被,也是以前那些華夏國的建設者們淘汰下來的。
聽說這些厚實的棉被,全部都用開水燙過,聞起來還有一點淡淡的香味。
只需要一個普通的勞動力五天的收入,就可以在這些房屋裡獲得一個床位,並且領到與床位配套的床上用品。
這樣的居住條件,不知道比自己那個四處漏風的草屋好了多少倍。
吃住不愁,所以,土地對於他們來說也就變成了可有可無的東西了。
華夏國對勞動者待遇之優厚,甚至把那些在家族之中以前不受待見的旁支也都吸引過去了。
因為他們發現,那些以前的苦哈哈們自從跟著華夏國的人做事之後,日子過得是一天比一天好,而且從來沒有聽說有人在工地上無端受到了欺壓。
這樣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讓那些以前只能低聲下氣混日子的旁支趨之若鶩,直接造成了這些世家大族內部的分裂。
最後還逼得這些世家大族不得不變賣祖祖輩輩積累下來的田地,心甘情願地投入華夏國的懷抱。
這種用糧食、金錢和財富作為武器的“戰爭”,他們從來就沒有經歷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