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的人數雖然很少,但在李嚴的參與下,相當於這支遠離本土執行任務的特種部隊,擁有了一個無窮無盡的戰略物資補給倉庫。
十多個集裝箱活動房,很整齊的圍成一個四邊形,形成了一個簡單的防禦體系,作為李嚴他們一行人的臨時駐紮之地。
這個臨時駐地目前的主要作用是住人,所以,除了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都有一個活動房留了一個可以進出的通道之外,並沒有設定其它用於車輛的進出通道。
因為這個時代再好的城池,其防禦能力也不可能與華夏國用大量的鋼鐵所修建的城市單元相提並論。
只要能夠確定下來修建城市單元的地點,這個臨時駐地的使命就算基本完成了,沒有必要修得那麼堅固、考慮那麼長遠。
相當於擁有無盡補給地李嚴,在接觸了華夏城的發展模式之後,對於戰爭已經有了更加深刻的領悟。
五十個華夏自衛隊的成員,如果按照傳統的戰爭方式,在這茫茫的草原,根本翻不起多大的浪花。
但是,在魏民生主導修建的華夏城影響下,李嚴也想通了很多的事情。
戰爭,並不一定非要拼個你死我活,還有一種只發生在精神層面的戰爭。
兵書上說得很容易,上謀伐心,可真正讓他認識到這一點的,只有那雲夢澤的華夏城。
僅憑半郡之地,就能讓百萬百姓歸心。
他仔細研究了很久,決定趁這個機會在這茫茫的草原,也複製一個華夏城的傳奇。
雁門關外西北方向十來里路的地方,就是一片寬二十多公里、長近五十公里的平原。
這是李嚴他們在雁門關的附近找到的,唯一一片可以用來建城的平原。
可經過那些自衛隊成員在空中進行的實地考察之後,李嚴沮喪的發現,這邊的氣候條件與雲夢澤區域完全不一樣。
不管是電力供應系統,還是種植、養殖業專案的選擇,基本上都沒有借鑑的可能。
在這片平原裡,唯一的一條河流就是桑乾河。
桑乾河的上游只有兩條較小的支流,一條是恢河,一條是源子河。
相傳,這桑乾河每到桑葚成熟的時候,河水就會乾涸,故此而得名。
由此可見,這條桑乾河河道中的水流量根本無法與長江、漢水相比。
就李嚴他們目前所瞭解到的情況來看,桑乾河的河道中有很多的地段都已經乾涸。
所以,雲夢澤區域使用的簡易水力發電設施,在這裡基本已經失去了作用。
水資源的匱乏,讓種植業也舉步維艱,一切只能夠靠天吃飯。
在沒有徹底解決用水問題之前,這裡想要成為一個糧食種植基地,很難。
而且,這片平原處於一個較低的窪地,周圍都是群山高地,風力資源也極不穩定。
要不是李嚴從共享空間中搬出了幾臺柴油發電機的話,甚至連這個小型的駐地用電都無法保障。
萬般無奈之下,李嚴只能夠把這邊已經瞭解到的情況彙報給魏民生,希望他能夠提出更好的解決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