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嚴發給這些士兵的五銖錢,內方外圓,製作精良,“五銖”兩字筆畫清晰。
但仔細一看,感覺又與市面上流通的五銖錢有些不一樣。
這種五銖錢的內外邊緣居然還刻有密密麻麻、大小一致、分佈均勻的紋路。
有了這些紋路的存在,如果還有人想要進行磨邊、剪鑿操作的話,任何人都可以輕易地識別出來。
這些紋路,很明顯是當前的鑄幣技術所無法做到的,從技術上實現了仿造和變造取銅的可能。
除此之外,錢的背面還鑄有“華夏”兩字,兩面鑄字的技術,在這個時代還沒有出現。
而且,由於兩面都有鑄字,鑄字的空白處還有精美的花紋,這樣的標記,也就徹底杜絕了銼面取銅的可能。
李嚴舉起手中的五銖錢,說:“由於現行的五銖錢幣制混亂,加上銼面、磨邊、剪鑿等非法手段的存在,大多錢幣的重量不足五銖。
大家賣東西的時候收到的五銖錢,在折色納稅的時候,官府又會按照標準的重量來收取。
所以,這些重量不足五銖的錢幣,已經嚴重損害了大家的利益,影響了市場的公平公正。
我華夏國總統閣下,為了解萬民之苦,耗精銅萬斤,鑄足值華夏五銖錢。
此錢兩面有字、內外邊緣皆有細紋,可以有效防止銼面、磨邊、剪鑿等手段從錢幣中取銅。”
這些士兵仔細翻看著手中的那枚製作精美的“華夏五銖錢”,深以為然。
李嚴停頓了一下,以便大家有時間能夠仔細觀察兩種五銖錢的區別。
看到大家心裡都有計較的時候,李嚴接著說:“由於精銅質軟,容易被人力損壞。
所以,我華夏國總統閣下不惜以精鋼為骨,黃銅為皮,用萬鈞之力鑄就這華夏五銖錢。
也就是說,大家手中所拿到的華夏五銖錢,表面上看是黃銅,但實際上內裡卻是百鍊精鋼。
如此一來,尋常的刀斧是很難對它造成損壞的。”
“精鋼為骨、黃銅為皮?”
下面的將士不禁發出陣陣驚呼。
這個時期,精鐵的價格都已經遠超精銅的價值數倍了,而這百鍊精鋼又該值多少錢啊!
在李嚴的示意下,一名華夏自衛隊的隊員,揮舞著右手中的菜刀,把左手握著的一塊薄鐵皮輕鬆地削出一根根細絲。
然後,奮力揮刀向一枚用釘子固定在木桌上的華夏五銖錢砍去。
一聲清脆的響聲傳來,大家仔細一看,那枚五銖錢完好無損,只是表面上有一絲細小的痕跡。
而那把“削鐵如泥”的菜刀,卻被崩出了一個缺口。
當然,這能夠削鐵的菜刀,只要掌握了技巧之後,削一些普通的薄鐵皮是沒有問題的。
但一般來說,越鋒利的刀刃,自身的強度卻要差得多,這也是為什麼菜刀會分砍刀和切刀的原因。
現實世界中在制刀的時候,為了方便大家的使用,所以發明了前切後斬的菜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