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體祭拜廳可以隨時展示死者生前音容笑貌的功能,帶給這些華夏國成員們的心理衝擊是無法估量的。
加上這個特殊的歷史時期,並沒有形成一套大家普遍都遵守的殯葬風俗,所以,很快大家就接受了這樣的殯葬方式。
而且,在華夏國的範圍之內,透過大家的辛勤勞動,就可以滿足自己不同的物資需求。
正因為如此,求神不如求己的思維方式也逐漸佔據了主流,根本就沒有給其他教派留下發展的空間。
而且,在魏民生有意識地引導之下,儒家學派那些繁瑣的禮儀和沒有什麼現實意義的做法,也被其他更為合理的做法所代替。
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更是以信用為基礎,不再講上下尊卑,而是說掌握的知識多少和解決各種事情的能力大小。
“達者為先”,這句話在華夏國的所有成員中得到了最為直觀的體現。
一個人從出生那一刻開始,其自身的知識體系相當於一個點。
然後在不斷接觸到其它東西之後,這個點出現了兩極分化,對自然有了冷熱、大小、明暗的分辨能力。
而這些人體適應社會的每一種能力,都相當於是從原始的點向兩極發展出來的一條線段。
這種分辨、識別和操縱其它事務的能力大小,就決定著這條線段的長短。
比如說人體自身能夠感覺到的溫度只有幾十度的範圍,而且感覺到的溫度也只是一個近似值,很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
沒有經過訓練的人,徒手測量某種物體的溫度,其誤差甚至可能達到十度以上。
而經過訓練的人,徒手測量某種物體的溫度,其誤差可能只有五度左右。
而使用最普通的溫度計來測量某種物體的溫度,其誤差至少也可以控制在一度之內。
如果再使用精度更高的紅外線測溫儀,其誤差可以控制在零點三度以內,可測量的溫度範圍也可以擴充套件到數千度。
測量範圍和測量精度,就是這種能力大小最直觀的體現,決定著一個人此項技能的擴充套件長度。
而無數種可以表達某種能力的線段集合,就組成了一個近似於圓的多邊形。
這個多邊形面積的大小,就決定著某一個人知識體系的覆蓋範圍和能力大小。
要想擴大這個多邊形面積的大小,只有透過增加某一項能力的擴充套件長度,也就是在某一領域向著更高、更大、更強、更多地發展,或者補齊自身的短板,才可能實現均衡的增長。
在傳統的認知體系構建過程中,每一個個體的認知體系是相互獨立的,從而導致別人走過的路,其他人仍然需要再走一遍,否則的話,根本無法構建起自己的認知體系。
因為,別人所獲得的能力與自己沒有任何關係,根本就無法實現知識和技能的共享,導致了社會協作程度的低下。
而按照華夏國現有的知識體系,透過網路平臺這個特殊的方式,實現了全社會總體認知能力的共享和協作。
計算機網路就像一根線,把所有人的原點都穿了起來,並且對所有人具有的不同領域的認知能力進行了重疊,互相取長補短,極大地提高了整個社會的認知體系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