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華夏國規定了一個九年義務教育的時間,但實際上,任何一個學生如果可以提前獲得足夠學分的話,隨時都可以畢業。
而且,華夏國並沒有對勞動的年齡進行古板的限制,只要你具備相應的勞動能力,就擁有勞動並獲得報酬的權力。
那種被人非法拘禁並進行勞動壓榨的情況,在華夏國人口管理平臺的管理下,幾乎不可能出現。
因此,作為保護勞動者而存在的最低用工年齡,就沒有了存在的必要。
一些學生獲得了基礎學歷認可之後,可能一時心動就出去接受工作,但真正在工作過程中才發現,書到用時方恨少。
所以,華夏國的九年義務教育的真正含義是,在九年義務教育時間段之內,任何適齡成員都可以隨時入學。
學以致用,勞逸結合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凡是透過了華夏國基礎學歷認可的學生,識字數量至少也在三千字以上。
這樣的知識水平,自然能夠被吸納為華夏國的正式成員,並且給他們的直系家庭成員帶去更為直觀的好處。
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下,所有的學生都不再依靠學習成績的排名前後,來決定他們的未來,而是透過這樣的學習方式,最大化地啟用每一個學生的潛力。
也許,某一個學生不喜歡那些需要死記硬背的東西,但有可能他的邏輯思維能力較強。
也許,某一個學生邏輯思維能力不強,但有可能他的模仿和動手能力出眾。
也許,某一個學生從其學分來看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但有可能他的組織、協調能力突出。
也許,某一個學生的特長就是特別會吃,但那些烹飪方面的資料,也能夠給他提供足夠畢業的學分。
……
華夏國的教育體系,透過讓學生全面學習以發現各自特長的方式,為華夏國的建設培養出更多的優秀人才。
除此之外,華夏國還從建設的需求入手,發展出更加有針對性的職業教育培訓。
由於任務平臺的存在,華夏國國資部很容易統計什麼樣的崗位最缺乏專業技術人才,也知道各種人力資源缺口的大小。
而且,有些特殊的工作崗位並不一定需要掌握全面的知識體系,只需要明白該工作崗位必須掌握的知識點和技能就行。
因此,國資部可以很方便地制定出一些短、平、快的職業技術培訓計劃。
這種針對性極強的技能培訓,也許是一、兩天,也許是半個月,參與學習的成員就可以上崗工作。
極快的針對性培訓,可以及時彌補建設過程中專業技術崗位的用人缺口,讓華夏國的建設和發展更加均衡。
再加上網路平臺的存在,極大地減少了社會運轉過程中的無效勞動和內耗,充分發揮出了所有華夏國成員的創造力和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