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塊錢,買不了吃虧,兩塊錢,買不了上當。
現在華夏國到處都需要人,到處都是工作崗位。
吃飯有食堂,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選擇菜品,節約點就吃素,奢侈點就一家人點兩個葷菜,花錢不多,但生活裡隨時都洋溢著過年的味道。
不用操心買菜煮飯、洗碗刷鍋的問題,也不用擔心分量的問題,味口好就多吃一點,味口不好就少吃一點,反正不會浪費,也不會出現吃冷飯剩菜的情況。
現在,洗衣坊也出現了,如果真的花錢不多,洗得乾淨又不傷面料,這可真的又是一大福音啊。
劉氏洗衣坊在大家試一試的心理中把聲譽逐漸建立了起來,看著那一大堆的髒衣服,劉老三一家是痛苦並快樂著。
收錢是收得開心,可這樣多的髒衣服憑那一臺洗衣機可不是一兩天能夠洗完的,而且,看這個勢頭,還有更多的人正準備把家裡洗衣服的家務全部交給他們家的洗衣坊來打理。
劉老三一家甚至全部辭掉了屠宰場的工作,一家三口全身心地投入了他們的洗衣大業。
為了解決一臺洗衣機洗衣能力太小的問題,劉老三的兒子劉富貴建議再去買三臺洗衣機。
因為,學習過統籌方法的劉富貴計算過,如果洗衣坊有了四臺洗衣機,就可以進行輪換流水洗衣作業,一臺負責洗,三臺負責漂洗。
在這樣的情況下,第一次漂洗時水中還殘留了很多的皂液,只需要再加一些皂粉就可以作為洗衣流程的用水。
然後第一次洗衣後的髒水就換成清水,用作最後一次漂洗。
這樣一來,同樣的一個人可以迴圈照看四臺洗衣機,而且省去了每次清洗後的換水時間,工作效率可以提高至少八倍。
開了眼界的人腦子裡想的已經與原來不再一樣,他們可以從其他行業的做法中獲得啟發,並且把這些好的辦法應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之中。
對於魏民生來說,這些二手的半自動洗衣機在縣城的任何一箇舊貨市場都可以買到,而且隨著現實世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都是因為購買了全自動洗衣機而淘汰下來的,有些甚至還有八、九成新的成色。
這些淘汰下來的洗衣機,成色好一點的最終會流向農村那些沒有安裝自來水的家庭,因為全自動洗衣機必須要有自來水,而且自來水的水壓還不能太低。
而半自動洗衣機相對來說就要靈活一些,只要有個水缸、有個插頭就行。
小寶把劉老三家利用這些洗衣機開了個洗衣坊的事情給魏民生說了,大家反響還可以,就是呂雙靈反饋說那洗衣坊的水用得太多,水箱那邊現在每天比以前要多補幾次水。
雖然以前用水是華夏國成員的一種福利,水管、抽水裝置和用電都由國資部負擔,但這洗衣坊大量地用著免費的福利來給自己賺錢,心裡總感覺有些不公平。
魏民生想了一會兒說:“目前華夏國的規模還沒有大到那個程度,現在的水資源也很豐富,就算我們不用,也只能白白地浪費。
分散到各家各戶去洗衣服與集中洗衣服相比,需要洗的衣服是一樣的,但實際上節約了很多的時間。
由於他們對洗漂環節的用水進行了迴圈使用,提高了水資源的利用率,減少了生活汙水的排放。
而且相對集中的生活汙水排放更利於汙水的集中處理,總體來說是對環境有利的,所以,我認為這是一件好事情。
只不過我想給他們提一個小小的建議,建議他們把洗衣坊開在屠宰場或者廚房附近,那些用過的汙水中實際上還含有很多殘留的皂液,只不過繼續用來洗衣服感覺不好。
但這些汙水還可以用來清洗屠宰場和廚房等地方的地面嘛,對付那些血水油汙這汙水還是效果不錯的,算是把廢水綜合利用吧。
這樣的話,洗衣坊增加的用水可以從清洗屠宰場和廚房地面等地方節約出來,同時,這些汙水也進入了原本就有的沼氣池,不用另外增加廢水處理設施。
這可是一舉多得的好事情啊,凡是能夠改善大家生活條件、提高生產效率的事我們都應該支援。”
魏民生心底其實還有一點沒有說出來,那就是對環境的汙染問題。
以前大家分散洗衣服,大多都在河邊洗,那河水是流動的,廢水都隨著水流衝到下游去了,所以大家也感覺不出來對環境有多大的影響。
當然,相對於目前華夏國這點生活汙水的汙染,大自然的自然淨化能力也是可以應對的,還不會出現什麼無法彌補的惡果。
但隨著華夏國人口規模的擴大,總有一天人們每天產生的生活汙水會超過大自然的淨化能力,導致環境越來越差。
現在既然有人做起了洗衣坊,自己也有能力把這些生活汙水進行再利用和集中處理,所以必須要支援。
而且,有了這個例子,今後大家做同樣的事情就有了參考,潛移默化地把環境保護的意識灌輸下去,努力把對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避免走那種先汙染再治理的老路。
小寶聽了魏民生的話,在心裡一算,對啊,如果把洗衣坊的汙水用來清洗地面,實際上也會減少這些地方的用水,而且這種含皂液成分的汙水比那些清水去汙能力更強。
這樣算來,如果按照師父的建議去做,實際上還是可以降低整體用水量的。
不過,隨著華夏國成員的逐漸增多,那幾個水塔的容量也有些不太適應華夏國的發展水平了,等一下把修建自來水廠的專案提出來研究研究。
至於呂雙靈反映的事嘛,也找到了解決的辦法,師父都說了,這節約用水是好事,我們應該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