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一想,感覺哪裡有點異樣,說:“不對啊,既然煮飯都在食堂裡,那些超市裡面賣的米又是給誰用的?”
“哦,你說的是超市裡賣的那些米吧。
那些米的口感不怎麼樣,是用來釣魚做餌料的。”
噗的一聲,劉建軍口中的茶水噴了出來,合著大家過來炒的是釣魚的餌料啊。
可是釣魚用的著這樣多的餌料嗎?
哦,這裡是海島,江河湖泊裡的淡水魚,個頭和食量能和這些海魚相比嗎?
不好再問,再問下去就成笑話了。
劉建軍立即把自己打聽到的事情告訴了大家。
半晌之後,大家無奈的搖了搖頭,這是吃了不懂“國情”的虧啊。
不是“民以食為天”嗎?
可家裡沒有廚房這樣的“國情”,這輩子大家都沒遇到過。
看樣子,必須要深入市場,摸清吐瓦魯特區人民的真實需求。
否則的話,還有可能鬧出這樣的笑話,吃了暗虧還不好跟朋友說。
對於自己等人屯積的“餌料”,根本就不具備炒作的條件,只能又賣給超市去處理。
雖然商品在特區內部流轉不用交流轉稅,可超市也不可能按照他們的銷售價格來收購這些並不稀奇的“餌料”。
沒有辦法,這筆買賣算是虧了,一進一出轉手之間,百分之二十的本錢就沒了。
還好這只是試探,並沒有投入過多的資金,這點小錢他們還虧得起。
劉建軍等人再次進行了分工,打著旅遊的幌子到處打聽自己需要的資訊。
一天之後,忍著嗓子冒煙似的痛苦,大家把各自收集到的情況匯總了起來。
兩天之後,大家揉著熬得發紅的眼睛,再次聚到了一起。
“吃的方面是沒有炒作的可能了。
他們的食堂好像擁有專門的供貨渠道,蔬菜、水果的價格低得超出我們的想像。
而且,他們的食堂好像也是‘國營’的,所有物資都可以隨意地調配。
沒有不明真相群眾的參與,根本就不會出現搶購屯積物資的情況。”
“吐瓦魯特區不是允許個體經營嗎?
而且特區內的商品流轉都不收流轉稅,怎麼可能競爭不贏吃大鍋飯的國營企業?”
“這個問題還是我來回答吧。
據我瞭解到的情況,所有小區的食堂,雖然名義上都屬於特區所有,但只要你對自己的廚藝有信心,就可以參加競爭食堂的工作崗位。
在食堂裡工作,可以自由地在兩種工資計算方式中進行選擇。
固定工資比較穩定,適合於一般的工作崗位。
而計件工資適合於那些做特色菜的工作崗位。
如果你的烹飪水平確實不錯,選擇計件工資的話,收入絕對會超過自己在外面單幹。
因為覆蓋整個特區的網路平臺和配送渠道,可以把你菜品影響的範圍做到最大。
如果自己單幹的話,不說能夠吸引多少食客,就是組織食材、配送和管理人員的工資就足以把你拖垮。
因為這裡大多數人都沒有在食堂之外吃飯的習慣。”
“服裝、布料方面也沒戲,因為這裡的氣溫,註定了布料的消費能力並不強。
而且,這裡的網購平臺非常發達,幾乎與國內沒有什麼區別,只是快遞費用較高。
不過,如果你在網購時指定快遞透過國內一個企業中轉的話,費用和寄遞時間會大幅度減少。
所以,很遺憾,我沒有看到任何炒作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