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特區的計劃,城市單元主體工程完工後,已經可以提供足夠的居住條件。
室內的基本生活設施已經具備了,但屬於個人的生活物品,特區是不會考慮的。
這些物品的添置,既可以透過超市的渠道購買,也可以透過租賃的方式,從特區租賃物資管理中心去獲得。
特區“國營”超市的供貨能力無需置疑,只要你能在國內市場上買得到的合法物資,他們就可以提供。
只是那些超市沒有現貨的東西,需要採用網上訂購的方式,而且其快遞時間有點長,基本上要達到一週時間以上。
但大家都能理解,畢竟這裡沒有直達的飛機航線,透過貨輪運輸物資的速度誰也快不起來。
特區的政策雖然沒有限制個體經營,臨街門面的租金也不高,甚至在特區內部的商品流通都不會收取流轉稅。
可大家在計算後才發現,除非你能提供的產品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而且你自己就是這種產品的生產者。
否則的話,在吐瓦魯特區經商,根本就無法盈利。
因為不管他們如何降低運輸和其它管理費用,在繳納了百分之二十的關稅後,普通的商品銷售價格與特區超市相比,根本就沒有任何優勢。
有些商品在超市中標出來的銷售價格,甚至連運到這裡的成本都不夠。
特區的“福利”已經體現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食堂用餐方便衛生,飯菜的價格在這遠離陸地的海島上,簡直便宜得無法想像。
而與其它相似條件的島嶼上比燃油還貴的淡水相比較,這樣的價格幾乎可以說是白送。
在沒有河流的情況下,對個人不限制淡水的供應量,這在其它海島來說是不敢想像的事。
還有那幾乎覆蓋了整個封閉建築空間的免費冷氣供應,硬是把整個城市單元打造成了一個四季如春的宜居之地。
吐瓦魯的氣溫常年保持在二十九攝氏度左右,全年溫差較小,是典型的熱帶海洋氣候。
這樣的氣溫只比人體最適合的溫度高几度,不會讓人感到明顯的酷暑難耐。
只不過,高這幾度對於城市居民的生活舒適度來說,就有些不盡人意了。
原以為在保證了用電供應的情況下,這裡的空調會受到歡迎,迎來一波商機。
數萬套的需求總量,怎麼看都是一塊很大的蛋糕。
可特區竟然捨得給每一棟樓房的每一個房間,都安上了維護簡單的水冷空調。
你提供空調裝置也就算了,可你讓所有的居民免費的使用這些水冷空調,又是什麼意思?
找不到其他任何的合理解釋,只能把這些做法歸就為吐瓦魯特區的一種“福利”。
所以,在這些商人看來,吐瓦魯特區這所謂的“國營”超市,也應該是一種變相的福利。
因為他們發現,超市裡所有物資的價格,幾乎不會受到國際市場短期價格波動的影響。
對於任何一個自由市場來說,只要有足夠的資本,就有可以操控的空間。
市場的交通越不發達,可以用於操縱的空間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