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超原本是蜀國一名普通計程車卒,自從前次隨大軍伐吳到秭歸的時候,見識了這華夏山莊那些神奇的事情,以及那些令人無比嚮往的生活方式。
回到家鄉後,與幾家平時關係非常好的朋友一起,賣掉家裡所有值錢的東西,孤注一擲舉家投奔這華夏山莊的。
由於是順流而下,一行人到沒有遇到什麼危險,平安地抵達到了華夏山莊位於秭歸的碼頭。
這個時代的婦女還沒有受到那麼多的限制,拋頭露面維持一家人的生計也是很正常的事。
可以這麼說,婦女完全可以撐起一個家庭的半邊天。
但由於婦女與男人相比體力上的天然差異,所以在整個社會層面上來看,女人的社會地位還是要低於男人的。
畢竟這是一個向自然要資源生存的時代,人力的大小直接影響到收穫的多少,這一點如果沒有機械化的出現是改變不了的。
再次來到那個碼頭,那些工作崗位幾乎都是需要花費很大力氣的崗位,幾家人的男丁到是幹得熱火朝天,但家中的婦孺卻只能從收割那些乾草中獲得並不理想的收入。
還好在這裡幹活不用擔心住宿的問題,因為華夏山莊有很多簡易的木屋對外出租,而且租金非常便宜。
幾家人都在那裡租到了自己稱心的木屋,作為自己臨時的家。
每天的收入雖然不少,但除了吃穿外,幾乎都被用在了孩子們的學習上面,能夠剩下來的卻並不多。
日復一日的勞作雖然辛苦,但他們卻沒有一句怨言,因為在這裡幹活與以前都不一樣。
這裡沒有爾虞我詐,不用勾心鬥角,無需為田邊地角操心,也不擔心貪官惡吏的刁難。
周圍的所有人都來自於不同的地方,也沒有本地大戶恃強凌弱的事情發生。
這樣沒有什麼擔憂和壓力的日子,簡直是以前從來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但現在卻真真實實地出現在自己的眼前。
張超等幾家人對於自己作出的選擇感到非常的滿意,按照自家孩子的學習進度,可能還需要兩三個月的時間才能夠透過華夏國的考核。
畢竟這些孩子以前可是斗大的字都認不得的,基礎差學習起來就更加的吃力。
要在四五個月的時間掌握上千個漢字、拼音和簡單的四則混合運算,這也是一個並不容易完成的任務。
以前那華夏國人少的時候,電教室的所有學員參加學習可都是免費的,還要管他的一日三餐。
可隨著聚集過來的人口越來越多,華夏國的電教室已經無力保證所有學員的免費學習時間。
加上在李家和鐵家的示範效應下,更多有那個經濟實力的家庭也加入了進去,甚至還有不少關係較好的人家合夥購買了裝置,導致華夏國個人網咖行業出現了飛速的發展。
有了這些個體網咖的介入,培訓能力大大加強,最終國資部管轄下的電教室徹底轉變成了考核正式成員的場所。
所以,這些後來依附過來的流民和其它人員,就只能透過每天掙到的華夏幣來支撐自己孩子的學習開支。
雖然這樣的情況加大了成為正式成員之前的學習負擔,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為了今後更加快速的發展,必須要充分利用個人的力量,只有更多有能力的人參與進來,才能夠把這樣的學習方法延伸到所有需要的地方。
華夏國只需要關注到這個產業的發展勢頭和方向就行,避免學習資源緊張情況下學習費用的上漲給民眾帶來更大的壓力。
對於張超他們這種沒有一技之長的家庭來說,靠力氣掙錢幾乎是他們當前唯一的出路,只要一家人有一個能夠透過考核,他們的未來就會完全的改變。
又是新的一天,張超在吃飯的時候聽說華夏國新發布了很多工作崗位,這些工作崗位並不要求認得多少的字,但收入卻比那收集乾草枯葉的工作要高得多。
於是就回家和幾家人一起商量,準備去試試這些新的工作崗位。
結果大家趕到山谷外面拍賣場的時候,才發現有意於這個工作崗位的人把任務釋出處圍得水洩不通,而且從旁邊人的口中得知這些工作崗位總共數量只有三百個。
正在擔心自己等人能不能夠搶得到那些工作崗位,華夏國國資部在得知這個工作崗位可能引起混亂的時候,立即在這些任務後面加了幾個條件。
這些有意於這個工作崗位的人全部進行登記後,直接剔除了十八週歲以下的申請人以及身體狀況達不到標準的人。
再次排序後,由於張超他們來到這華夏國的時間已經有兩個多月了,所以比起那些後來的流民更加具有優勢,剛好排在兩百多名左右。
一起過來的幾家人,家裡的主要勞動力幾乎都獲得了這個工作機會,並被告知了第二天的工作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