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目前的發展速度,以及更加快捷的物資排程途徑,魏民生覺得可以把華夏立國的事提前了,相關的準備工作也要先做起來。
國資部的小寶和建設部的楊勇在接到這個籌備立國事宜的任務後,都有些摸不著頭緒。
一來他們都是從平民中提升起來的,以前只需要按照魏民生的要求把工作完成就可以了,而且魏民生通常給出的任務要求非常詳細,根本不用考慮其它的事。
二來他們確實對這立國究竟需要做些什麼根本就是一無所知,而這華夏山莊裡大量的正式成員都來自於秭歸這個邊陲小城,哪裡見識過這些事情。
就算是有一些傳說,也只是一些隻言片語,根本就提不出任何有建設性的建議。
外貿部的李嚴雖然知道的要多一點,但好像那些繁雜的儀式與魏民生的要求相距甚遠,整個國家的構架和管理方式也與其他三個國家完全不同,根本就沒有任何可以借鑑的東西。
在魏民生的想法裡,這立國也就是取得一個與其他三個國家打交道的資格而已,以自己擁有的資源和能力,他們同不同意、承不承認根本不重要。
重要的是要把華夏國的名頭打出去,讓大家先知道有這麼一回事就可以了,今後有的是辦法讓他們承認。
但既然要立國,肯定先要確定都城在什麼地方。
華夏山莊目前能夠控制的地方只有這麼大一點,作為國都可供選擇的範圍就太小了,目前來說只有山莊內部這個小平原是最合適的。
這些鐵房子確實是很結實,但卻少了一些作為都城的氣勢,用李嚴的話來說,就是感受不到一點威嚴,太簡單了。
那山谷外面的拍賣場,氣勢不錯,但能夠容納得下的人又太少,魏民生的要求可是準備讓所有人都能夠參加的。
這個所有人當然是與華夏山莊有關係的所有人,包括正式成員和外圍成員,以及正在華夏山莊內學習的人。
華夏山莊的正式成員說多不多,說少不少,經過這段時間的發展,已經達到了八千之數,大部分都是透過直系親屬的關係取得正式成員資格的,透過考核具有投票資格的人只有不到兩千人而已。
而外圍成員除了當初李嚴的那一批投誠過來的手下外,就只有一些對山莊有突出貢獻的人了,總人數有三千人左右。
加上在華夏山莊內學習的以及萬一其他三個國家可能派出觀禮的使者,至少要準備一個能夠容納一萬二千人左右的地方。
看到他們半天都沒有提出什麼自己滿意的方案,魏民生乾脆直接下達了任務:修一個廣場。
這個廣場準備修建在兩道山門之間,由於秭歸城和夷陵的李家農莊建立了初級學堂,原本用來作為教學的電教室現在主要是用於成為正式成員的考核場所,所以也就用不了學生住宿的地方了。
把多餘的住宿用的活動房全部騰出來後,這個地方還有近三萬個平方的空地,用來做廣場容納個一兩萬人也足夠了。
既然是廣場,這沙地看起來也太掉檔次了,反正那些石材加工裝置早就拿了過來,碼頭上還有一些小山坡需要清理,那些堅硬的花崗岩正好用來鋪地。
這個小山谷的周圍還需要再清理一下,不規則的地方用挖掘機清理規則,可能要滑坡的地方用混凝土防護牆進行加固。
雖然由於壟斷的存在,現實世界中購買加油站的事情不好落實,但魏民生從貨船高達五噸的大容量油箱找到了另外一個大量獲得油料的途徑。
這個已經改裝的貨船是不可能再到現實世界去加油了,但自己可以買一些儲油罐,按照加油站的修建標準在異界修一個油庫。
然後再買兩艘燃料分別是柴油和汽油的貨船,每天的任務就是開著貨船到處去加油,加滿油後用油泵抽到儲油罐中,最後由龍浩透過共享空間把油料轉移過來。
當然,這個事情不是一兩天可以解決的,但那正在改裝的貨船油箱裡面可是有四噸多柴油的,足以支援很長一段時間。
所以現在魏民生解決了油料來源的問題後,挖掘機和自卸車使用起來就不再有任何顧忌。
反正現在公司帳上的流動資金還很充裕,就又新購了幾輛自卸車和兩臺二手挖掘機。
石材加工裝置生產出來的石磚,原先只是在李家莊用了一部分,大量的成品都堆放在碼頭上。
接到建設部的生產指令後,為了保證廣場地面的鋪設用磚,所有裝置幾乎整天不停地生產石磚。
這些地磚為了防滑,根本就不需要打磨,只需要按照標準的尺寸切割出來就行,所以生產起來非常方便。
在這些車輛和挖掘機的參與下,加上數千的廉價勞動力,三萬個平方米的廣場,只用了幾天時間就全部鋪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