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隨身帶著一個世界> 第一百零六章 小區內的食堂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零六章 小區內的食堂

民生貿易有限責任公司在宏揚小區設立的民生食堂低調地開張了,按照陳小華她們的想法,肯定是要請一些演藝公司,搞一些宣傳活動,讓更多的人知道民生食堂的存在。

但魏民生覺得,目前的民生食堂規模太小,服務範圍也不會很大,畢竟沒有誰願意每天跑一兩公里的路來買吃的,所以宣傳活動搞得再好,也體現不出太大的價值,經過大家商量,就提出來憑身份證免費領取一份菜品的活動。

從表面上來看,憑身份證免費領取一份菜品的辦法是防止一人多領的情況發生,是民生食堂控制成本的一種方式。

但這種做法更大的意義是,由於一個身份號碼只能領一份免費菜品,於是就會有人自發地介紹更多的人組團前來領菜,可以有針對性地擴大消費群體,在打出菜品品牌的同時,也把民生食堂的網上訂餐模式潛移默化地宣傳了出去。

為了照顧小區內不會使用網上訂餐的中老年人群,民生食堂的工作人員還在上午的空閒時間,專門幫助這些中老年群體在食堂裡進行網上訂餐。

中國大媽是一個神奇的群體,這個群體蘊含著強大的力量,小可影響一個家庭,大可左右一個國家的經濟走向,曾經大媽們一個“買”字,就輕鬆改變了黃金市場的走勢,打了華爾街的投資者們一個措手不及,讓世界為之震驚。以一個“丈母孃”的身份提出一個要求,造就了無數的剛需,撐起了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完全打破了世界經濟發展規律。

這樣一個神奇的群體,高調時可能震驚世界,低調時,出沒於小區、公園、廣場,隨時處於宣傳陣地的最前沿,這樣的力量如果用好了,做什麼事情都會事半功倍。

所以在宏揚小區民生食堂開張的第一天,魏民生根據小區的大概居住人數,準備了五百道不同的菜品,並用一天一百元的價格在小區內找了幾個閒逛的大媽,讓她們在小區的幾個入口發放宣傳資料。

掛在食堂內牆上的一個顯示屏,迴圈顯示著民生食堂目前能夠提供的菜品照片和不同廚師菜品的價格。

小區的大爺大媽們聽說小區裡新開的民生食堂憑身份證就可以免費領取一道菜品,充分發揚了國人愛佔便宜的心理和無與倫比的宣傳力量,一傳十,十傳百,只用了一上午時間,就把民生食堂變成了一個老年活動中心。

幾個臨時抽調的工作人員,忙得不可開交,不停地給那些大爺大媽們介紹民生食堂的相關業務。

既打發了無聊的時間,又可以免費解決中午家人的伙食問題,大媽們的熱情被充分地釋放了出來,在魏民生的送餐車還沒有到的情況下,五百份免費菜品就被預領一空。

獲得免費菜品的大媽們每人得到了一張號單,這些號單上的菜品編號在預領登記時就已經和菜品建立了對應的關係,確保不會在領菜時出現錯誤,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由於這些前來領免費菜品的大媽們基本上不會使用智慧手機進行訂餐和支付的操作,更沒有人能夠提供芝麻信用分在600分以上的信用憑證,所以針對這些免費菜品保溫盒的使用,民生食堂採取了兩種辦法。

一是自帶食盒,民生食堂的保溫盒現場就進行了回收;二是按保溫盒的使用個數收取押金,退回時退還押金。

由於提供了兩種選擇方式,而且不鏽鋼材質的保溫盒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價值,所以大家對民生食堂收取押金的做法也表示理解。

十一點半的時候,民生食堂的送餐車終於駛入了宏揚小區,各種用保溫盒盛裝的菜品放在定做的塑膠框中,一層一層整齊地碼放在密閉的箱式車箱中。

這些塑膠框上都標有一個數字,與菜品領用單上菜品編號的前兩位相對應。塑膠框內被分成了十個格子,每個格子也有一個編號,與菜品編號的第三位相對應,每一個格子放了一個五層的保溫盒,保溫盒上除了一個條形碼外,也有一個數字,與菜品編號的第四位相對應。

五百道菜品,一共只有十個塑膠框,幾分鐘的時間,大家就把餐車上的菜品搬到了食堂內的菜架上,塑膠框上標有數字的一面朝外,按照數字順序整齊地擺放,便於按照訂單取菜。

國人幾乎沒有什麼排隊意識,做什麼都是一擁而上,把視窗圍滿為止,然後伸出長長的手臂,只為了讓自己的手能夠離工作人員更近一些,表示自己排在最前面,尤其是在這種可以領免費東西的活動中,很容易引起一些不愉快的事情。

魏民生在以前的工作中對此深有體會,所以在製作發放免費菜品的工作方案時,特意要求在視窗上安裝一個顯示器,按照上午預領登記時的登記時間順序顯示當前發放號單編號,避免領菜時出現混亂。

食堂的工作人員按順序收到號單後,根據號單上的四位菜品編號數字,可以快速地找到裝菜品的保溫盒,然後號單上註明交了押金的直接把菜品提走,沒交押金的在工作臺上把菜品裝到自帶的容器中。

整個工作流程在設計時就經過了最佳化,最大可能地節約了時間,平均每個菜品的取菜時間可以輕鬆地控制在10秒左右。

由於是民生食堂開張的第一天,食堂周圍已經聚集了一兩百號人,劉夢玲和陳小華和送餐的駕駛員看到取餐的人多,為了提高大家取菜的體驗,主動做起了服務員的工作。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五百道菜品,只用了不到半個小時就全部發放完畢,

劉夢玲和陳小華擦了擦汗,對這個結果感到非常滿意。

由於這些免費菜品是分散盛放運輸的,所以一次只能找到一個菜,今後的網上訂單肯定是一個訂單幾個菜放在一起的,可以一次性找齊,用不著像這樣搞得手忙腳亂的。

按照今天實際的取菜速度,在半個小時之內,一個人可以很輕鬆地分發數量上千的菜品,這種分發速度是使用傳統的同城快遞方式所不可想象的,分發能力是傳統方式的百倍以上。

劉夢玲和陳小華在這百倍的效率提升中,終於發現了廣闊的盈利空間,民以食為天,如果這種模式取得了成功,僅僅是一個食堂,只需要做中午和晚上兩頓,每天就可能創造三萬的銷售額。

如果這民生食堂開到了縣城的每一個小區……

劉夢玲和陳小華相互看了一眼,都明白了對方眼中的意思:縣城的餐飲業要變天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