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魏民生的要求,王文林他們二十多個木匠,要在山莊外面“迎賓大道”的旁邊修建一百個各種規格的樹屋,用來接待以後到山莊來的客商。
樹屋的規格分為四間、三間、兩間、單間和通鋪五種,分別適用於不同的人群。
出於對防火的考慮,每個聚居區之間都砍出了一道防火帶,即使出現火災,也可以避免大火蔓延到整個招待所。
越靠近山莊的地方,樹屋的規格越高檔,當然每天的住宿費也不便宜。
規格最高的樹屋有四間,設有主、僕、從三間臥室,還有一個會客廳,有單獨的衛生間,安裝了帶存水彎的蹲便器、洗漱臺和柏木製作的沐浴桶。每晚住宿價格為五十元華夏幣。
規格最低的通鋪,沒有單獨的臥室,就是有一個可以睡覺的地方而已,連被子都不提供。
雖然有些不太方便,但勝在價格便宜,每晚兩元華夏幣。如果自己沒有帶被子的話,也可以向招待所租一套被子來用,每晚也是兩元華夏幣。
通鋪和單間都沒有設定單獨的衛生間,共同使用就近的公共衛生間和浴室。
除通鋪和單間外,其它的樹屋都接入了自來水,由山頂上的幾個十噸容量的不鏽鋼水箱提供高壓水源。
所有的汙水和排洩物都透過管道接入公共衛生間和浴室外面的化糞池,化糞池產生的沼氣加壓後用於沼氣熱水器,加熱保溫水箱中的自來水,為需要的地方提供熱水。
王文林帶領著二十多個木匠主要完成樹屋的建造,具體該怎樣建造由王文林負責。
自來水管和下水管的鋪設由呂小妹負責,噢,不對,現在的呂小妹已經按照魏民生劃定的字輩改名為呂雙靈了。
魏民生給呂雙靈找了兩個幫手,幫忙拿點工具、提點材料什麼的,順便也多教出兩個徒弟。
沼氣池還是準備用以前那種軟體的,修建方便,便於維護,一些參加過沼氣池修建工作的村民也有一定的經驗,除了投料和首次排氣等少量工作外,不用魏民生費多大的心思。
到了現在,由於部分村民的識字量大增,已經能夠基本看懂說明書上的意思了,實在不懂的地方還可以透過對講機請教王雙寶或者是王雙明這兩個,所以魏民生在很多時候都可以不用親力親為,只需要把自己的要求用印表機打出來,由王管家交給合適的人去做就可以了。
做事的過程中,需要什麼材料或者是工具,直接給王雙寶彙報,由王雙寶匯總後統一把需購買的物品清單交給魏民生,大大的減少了魏民生的工作量,可以把日常工作的重心放到山莊的整體發展規劃上來。
透過幾天的觀摩和學習,那些從秭歸城招工過來的木匠,已經被王文林不時拿出的新奇工具和那些電動、氣動工具的強大能力深深地折服。
這些木匠中,有十幾個都學會了使用帶鋸機,還有幾個對臺鋸變化多樣的加工能力產生了深厚的興趣。
那個對電子尺特別感興趣的李木匠,學會了水平儀和測距儀的使用之後,被王文林打發到樹屋招待所施工現場,對各種需要的木材種類和規格進行測量,並把需求清單報告給木材加工場。
王武貴每天由騎著電動貨三輪,把木材加工場加工好的各種木材運到施工現場。
十幾個木匠在施工現場上把加工好的木材進行組裝就可以了,一些不合適的地方,用山莊發給的工具,現場就可以收拾得規規矩矩的。
由於那些擁有單獨臥室和衛生間的高檔樹屋,魏民生決定要收較高的費用,所以對這些樹屋隱私保密性的要求就要高一些。
為了達到魏民生的要求,王文林和劉老木匠商量後,一致認為在木板拼接的地方還是使用傳統的卯榫工藝。
王文林從小寶那裡得到了很多新式的牆面處理工藝,決定在內牆壁用膩子膏薄薄抹上一層,然後用那種PVC自粘牆紙貼上一層,防水、防塵又好看。
為了保證樹屋內的亮度,樹屋的每一面都設定了可以推動的木窗。這木窗可不是那種鋁合金推拉窗哦,就是在窗戶的上下安上兩根帶槽的木軌,一個由四根方木圍起來的木板,完全不透光的,這種木窗不會像用合頁的木窗那樣容易被大風吹開。
開窗的時候把這個木窗貼著牆壁平推到窗戶的旁邊就可以了,由於沒有滾輪,所以推起來稍微有點重,應該是推拉窗的前身吧。
這木窗做好以後,魏民生也試了一下,感覺很新奇,這才有推窗的感覺嘛。就是覺得推起來有點重,就建議王文林在這木窗下面加上兩個很小的滾珠軸承(不是那些做鋁合金用的塑膠滾輪,那種塑膠滾輪用不了多久就壞了),改進後效果果然不錯,用一根手指就可以把沉重的木窗推開。
王文林和劉老木匠又經過多次試驗,最後把那個滾珠軸承完全隱藏到了木軌的木槽裡面,如果不是把木窗拆下來,根本看不到下面的軸承。
管理燃氣發電機的兩個村民一個叫王武安,一個叫王武家,自從被魏民生指定照看發電機之後,對電力還心有畏懼的他們,找到小寶要了一些關於電學知識的書。在魏民生的授意下,小寶又交給了他們幾隻電筆。
經過一段時間的惡補,弄清楚了電的基本性質,在電筆的幫助下,知道了那些地方可以摸,那些地方不能碰,終於能夠隨心所欲地操作發電機等相關電力裝置了。
由於他們已經具備了一些簡單的電學知識,魏民生在他們空閒的時候把他們叫來客串一下電工,把每個樹屋裡都拉上LED燈和插座。
門口也安上一個燈,但在燈的旁邊魏民生又安裝了一個帶64G儲存卡的即插即錄一體攝像頭,可以儲存10天左右的影片資料。
這裡今後人員進出肯定比較複雜,自己做一些防備也是應該的。山莊里人手少,只能依靠這些高科技裝置了。
做完這些後,魏民生覺得招待所內的地面都是泥土,容易把樹屋裡弄髒,就讓王文林把所有可能走過的地方都用方木拼接成的過道鋪滿。反正這些樹木在這裡也不值什麼錢,也算是物盡其用了吧。
過道旁邊的樹上每隔一段就安上一個路燈,當然,每個LED路燈的旁邊都裝了一個監控攝像頭。
畢竟這招待所是建在山莊的保護範圍之外的,所以魏民生又在樹屋招待所的周圍拉了一圈電網,避免那些居心不良的人隨意進出招待所。
為了避免那些無意中闖入的人觸電身亡,魏民生又讓人在電網的兩邊修了兩道木柵欄。
電網兩邊十米範圍內的樹木全部進行了清除,避免有人利用這些樹木越過電網隨意出入招待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