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家大型公司,迪士尼每年的支出可是非常高昂的。數以萬計的員工都需要薪水以及繳納各種費用。公司還要向聯邦和州繳納稅費。再加上公司運營的支出以及股東們的分紅。哪怕是家大業大的迪士尼也承受不了幾次這樣的大規模虧損。
納尼亞傳奇的失敗被確定之後,股票市場上瞬間就做出了反應。迪士尼的股價重挫百分之二,蒸發了近十億美元的市值!這可比好幾部電影的製作費用還要高。
行業之外的人很難想象因為一部電影的失敗就會導致股價的下跌。而且損失的市值可比電影成本還高。然而,在電影行業之中就是如此。
因為迪士尼家大業大,電影投資製作並不是一件單純的事情。牽扯到的方方面面非常多。而其造成的連鎖影響也非常大。
對於迪士尼這種大型企業來說,一部電影大獲成功的話,必然賺的比明面上的票房多的多。反過來也是如此,一旦失敗虧損同樣損失也遠比明面上的製作成本要高。
就算是迪士尼這種龐然大物,也很難承受接二連三的大製作虧損。因為這些連帶的損失非常恐怖。
迪士尼雖然有ABC電視臺的電視網,但是ABC電視臺是獨.立經營。一旦從那邊抽調資金的話,就會給市場帶來極為惡劣的反應。所有的投資者都會認為迪士尼不行了,股價肯定會一瀉千里。
而迪士尼的另外一個核心業務迪士尼樂園,雖然賺錢可是成本也非常高。大量的員工以及樂園的維護費用還有高額的賦稅都是巨大的開支。這個只能是作為基本,而不能說是發展的助推器。
迪士尼真正的核心還是電影,電影大賺的話才會有盈利。而連續虧損的話則會給整個公司帶來危機。
納尼亞傳奇的失敗讓迪士尼彷彿是被當頭打了一棍子。一番激烈的內部爭鬥之後,最終替罪羊選中了導演和劇組的人。雖然損失不小,但是迪士尼卻並不會因為一部電影的失敗而傷筋動骨。但是如果這種事情連續出現幾次的話,那迪士尼也扛不住。
張凡也很清楚迪士尼不會因為一部電影的失敗而倒閉破產,他們可不是什麼沒有底蘊的小型公司。不過張凡也不會放過打擊迪士尼的機會。
在納尼亞傳奇的票房出來之後,張凡透過媒體表示自己的文學作品哈利波特系列將會在來年被搬上熒屏!
張凡的自從釋出起一直都是紐約時報暢銷排行榜上的前十名。隨著時間的推移在全世界範圍之內都擁有著強大的影響力。
而這部哈利波特系列因為是老少皆宜的兒童刊物,在世界範圍內都非常暢銷。總計銷售數量以及超過了五千萬本!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後續部分的推出,其銷量必然還會大幅度的增加。
張凡在揹負著如此之多貸款的情況下依舊能夠維持自己電影公司的執行,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他的這些在源源不斷的為他提供版稅支援。讓他能夠將自己的公司繼續維持下去。
這些已經為張凡帶來了數億美元的版稅收入,而且其價值遠遠並沒有得到全部開發。張凡一旦將他們投入到電影改編市場上,必然會帶來轟動性的效果。
這是任何一家電影公司都夢寐以求的事情。可惜這些的版權全都落在張凡的手裡。其他的電影公司只能是幹看著生氣卻毫無辦法。
而張凡之所以要公佈自己將會開始拍攝哈利波特系列的改變電影。為的就是打擊迪士尼的納尼亞傳奇。
納尼亞傳奇可不是一部電影,他同樣是由改編而來,而且還是一個系列的。為了這個系列,迪士尼已經支付給作者一大筆的版權費用。而且前期準備也是按照一個系列好幾部電影的標準來準備。
這方面的投資很大,迪士尼已經投進去了很多的資金。可是現在張凡宣佈要製作和納尼亞傳奇差不多型別的系列電影,還是大火改編,幾乎必然會在電影票房方面大獲豐收。
這種情況下,迪士尼的納尼亞傳奇還怎麼辦?強行花費鉅額資金繼續上映和幾乎註定要大火的哈利波特打擂臺,還是就此放棄這個已經被證明會虧損的系列?而如果放棄的話,這麼多的前期投入怎麼辦?這麼大的虧損肯定是要有人來背黑鍋。劇組的人已經背過一次了,這次的太重他們扛不起來。
這麼大的損失肯定是要有高層來負責的,而這些高層卻沒有任何人願意主動出來承擔責任。
擔任迪士尼這麼大的公司高層,除了明面上的收入以及社會地位之外。暗地之中還有著更多的好處。像是能夠方便的潛.規則什麼的都是小事情,他們可以借用自己的職務獲得很多方面的便利。從而獲取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