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淮嬰曾經告訴江寒,會在江宏下葬的那一天趕來陪她送別親人。原本今天一早沒有見到蘇淮嬰,江寒心中雖不至於怨懟,但也存了些許遺憾的。
江寒是很不願在別人面前顯露自己軟弱的一面的,她總覺得沒必要也沒意義。她的苦難不會因為別人的同情而減少,相反,在收到對方的白眼和嘲弄時,她會更為傷感。
但蘇淮嬰不是“別人”,他是屬於她的人,是向她一次又一次表露了真心、想與她相濡以沫白首偕老的人。
所以江寒盼望著與蘇淮嬰共同度過悲傷和喜悅的時光,共同踏遍山水、賞遍風光。
現在,蘇淮嬰出現了,而且是在江寒最需要他的時候。
江寒從臺階上站起來,問:“你怎麼來了?”
蘇淮嬰說:“我已經勸說了父王,讓他放棄了容敬之,幫你解救容慕之。”
“你怎麼知道容慕之進宮了?”
“今天一早,容敬之派人命令父王卯時出城,攜陛下詔命,驅趕依然駐留在長安城外的西北野戰軍回朔州,正巧,我聽到了他們的談話,由此得知了容敬之回朝的訊息。”蘇淮嬰說,“容敬之殘害忠良,又意圖謀反,人人得而誅之。父王不願河間王府蒙受汙名,所以聽從了我的建議。”
蘇淮嬰說得簡單,但江寒知道,他定然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河間王蘇信雖只有蘇淮嬰一個兒子,卻不是一個會被情感輕易左右的人,否則他不會在朝堂上收斂鋒芒,十幾年屹立不倒。
“你要跟我一起對抗禦林軍?”江寒問。
蘇淮嬰搖了搖頭:“非也。御林軍不用你我動手,父王已經將他們調離了,臨時歸到父王門生裴闊將軍麾下聽令了。裴將軍治軍嚴格,你可以放心。”
蘇淮嬰的安排,江寒當然放心。
只是,蘇信要親自行動,背棄容敬之?
眾所周知,蘇信不是一個甘願被人逼迫的人,即使對方是他的兒子。利益,尤其是家族安危和榮辱,於他而言無比崇高。他如果不願聽從蘇淮嬰的勸說,哪怕對太子和晉王的爭鬥保持中立的態度,大可以將蘇淮嬰囚禁起來,等事情解決了再放他出來。而他能做出這樣的決定,說明蘇淮嬰的勸說非常奏效。
江寒又欠了蘇淮嬰一個大人情。
蘇淮嬰還說:“容敬之一早送給父王的調兵令牌是陛下號令天下的信物,再加上父王和他幾位門生坐鎮,任他什麼軍隊,都不敢造次。眼下我帶了一千兵馬,都是父王親自操練的精兵,再加上你的三千野戰軍,解救容慕之,足夠了。”
江寒暗自歡喜,卻還是問道:“你沒有動過刀槍,宮中刀劍無眼,不必跟我冒險。”
蘇淮嬰卻說:“若是尋常的事,我是不會去的,但這件事,我必須親自去。”
“為什麼?”
蘇淮嬰盯著江寒多看了幾眼,又環視了一下站在靖邊王府中的人們,像是發誓一般鄭重地說道:“只有容慕之活著,你才有真真正正自由自在的機會,讓他欠我一條命,正好讓他輸得心服口服。寒兒,今日之後,你就自由了。”
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