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農村的土灶臺他也的確沒見過,更別提幫忙燒火了。
只得在一旁看著。
當姜逸桓繫上了自己母親的圍裙,看得夏竹感覺著實有些那麼點意思。
洗乾淨所有食材,就開始動刀了。
沒拿刀的時候還沒感覺怎麼樣,這一拿起刀。
感覺就像變了個人似的,咚咚咚咚…
夏竹只覺得一陣眼花繚亂。
還沒多大一會功夫,幾盤菜就給配好了。
看這架勢,這都能趕得上自家酒樓的大廚。
不對,比大廚都切的都更好。
配好菜,接下來就開始做菜了。
而這時候的夏竹也被王紅霞拉出來,因為馬上要生火了,煙霧太濃怕把她燻著。
這盤龍鱔可是姜逸桓的拿手絕活,當然也是繼承他母親的衣缽。
從小就愛吃王紅霞做的盤龍鱔,不光他愛吃。
還不知道多少次饞哭了隔壁小孩。
不過這道菜,說難吧,其實用的配料也不多,步驟也不麻煩。
但是要說簡單吧,這火候的掌控,時間的把握。以及味道的調配必須得當。
而且選擇的食材也是很重要的。
王紅霞這裡剛生完火,就扔了幾根粗一點的柴火。
接著火勢就開始慢慢的變大,鍋裡的殘留的水滴就也噼裡啪啦響起,不一會就鍋裡就冒起來青煙。
姜逸桓讓母親把火勢壓了一下。
也就是把燃燒正旺盛的幾根柴火用火鉗子夾起來送到土灶面那一口只燒水蒸東西的鍋那裡。
等火沒那麼旺了,姜逸桓倒入自家壓榨的菜籽油。一股特有的油菜香味就傳了出來。
不等油燒熱,便將差不多控幹水分黃鱔倒進了鍋內。
這盤龍鱔和別的東西做法不一樣,需要將新鮮的活黃鱔直接下鍋,這樣的黃鱔才會盤得起來。
倘若等油熱了以後再下黃鱔的話,便很容易讓油炸的到處都是。
所以姜逸桓便選擇冷油下鍋。
不多會鍋裡的溫度開始升高,而鍋蓋也是被裡面蹦跳的黃鱔撞擊的乒乓直響。
再過了一會,鍋裡已經沒有動靜了。
開啟鍋蓋,姜逸桓拿起鍋鏟輕輕翻動。
一直到它們全部捲成一團,再撈出來。
接著等鍋內的油溫再次升起來的時候再復炸一次。
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肉質外酥裡嫩,香酥可口,也是十分關鍵的一步。
等到黃鱔表皮炸值酥脆,就可以撈出來控油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