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
點頭答應一聲,中軍司馬轉身離去,李牧收回目光,看向了井陘關附近的地圖。
王翦已經安營紮寨,只怕進攻已經不遠了,這一刻,李牧心頭澎湃,他感受到了久違的熱血。
一如當年他初入軍旅,踩踏著敵人與同袍的鮮血而戰。
“王翦,本將現在心情很複雜,既希望你浪得虛名,卻又希望你有真才實學。”
……
相比於王翦,李牧無疑更加自信,亦或者說,如今的李牧更擅長進攻。
目光在地圖上轉動,李牧手中丈杆不時的停頓,又繼續划動,他心頭想法萬千。
從存世的兵法,亦或者他行軍佈陣的經驗來說,但凡是山地攻堅,大軍營壘絕不能首尾相接擁作一體。
李牧相信王翦明白這樣的道理,他熟悉井陘關,自然是清楚這裡的地形容納不了數十萬大軍鋪排。
還有一點,那便是各軍必須留下一定的空白區域,以便各軍變陣,亦或者進退自如。
李牧心下非常的清楚,一旦大軍聚集在一起,不僅無法發揮各軍配合的戰力,甚至於會相互擁擠掣肘。
李牧相信,王翦絕對不會犯下這樣低階的錯誤。
一念至此,李牧提筆在地圖上畫下了一個又一個圈,他將自己置身於王翦的境地,來思考王翦的鋪排。
第一個點,便是井陘關。
第二個點是棉蔓水。
第三個是桃水。
在這一刻,王翦的基本部署,與李牧相一致,這便是當世名將,其能力早已經過無數次的戰爭檢驗。
特別是在戰國,中原大地之上爆發了無數次的戰爭,特別是距離最近的長平等戰爭,動輒大軍數量數十萬。
經過一次又一次的戰爭推進,戰爭的水準早已經達到了冷兵器之戰的頂峰,而且秦趙兩軍又經歷了無數的戰爭洗禮,早已習慣,亦或者熟悉軍陣變化。
特別是攻城戰亦或者山地戰,秦趙雙方都極為的熟悉,甚至於說非常的擅長。
尤其是在騎兵,步兵,弩兵,槍兵,投石車營與各種大型器械混編協同作戰,以及糧草輜重的輸送保障,早已經嫻熟得渾然一體。
在這個時候,只需要主將一聲令下,各部大軍甚至於不需要磨合,便如同一架大型器械,立即有效運轉起來。
這便是經歷無數次戰爭洗禮帶來的本能。
這一次秦軍遠道而來,而他坐鎮趙地,以逸待勞,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佔據優勢。
對於一場戰爭而言,主場優勢極為的重要,因為他幾乎不需要擔憂糧草輜重問題。
也不需要擔心長途跋涉,對於國力與民力的損害。
“既然你部署在這一帶,想來你也應該可以猜得出來本將的部署了!”
李牧從來不小看任何人,特別是王翦這樣穩紮穩打的人,他能夠從井陘關的地形,以及斥候傳來的訊息分析出王翦大概得軍事部署。
他相信王翦也能夠做到這一點,而且他相信秦軍得斥候,以及大秦的黑冰臺對於趙地的滲透極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