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軍兵分三路攻趙,一時間,整個天下為之轟動,山東諸國紛紛將目光焦點落在了趙地。
再加上,邯鄲鉅變,諸國使者奔走相互造勢,一時間, 民情激憤。
只是不管是秦軍還是趙軍,對於民情輿論都沒有關注,因為他們都清楚,兩軍短兵相接,已經到了生死抉擇之際。
在這樣的情況下,輿論與民情對於戰爭的影響有, 卻也微乎其微。
滅國之戰,軍事實力才是關鍵。
李牧心裡清楚,趙國是否能堅持下來,主要看他手中的這一支邊軍,至於腹地大軍,牽制秦軍不在話下,但是要說生死一戰,根本沒有這樣的能力。
縱然趙地民風彪悍,也難以彌補一支善戰之師與一支新兵的差距。
.........
井陘關。
趙軍幕府之中,李牧聚集諸將,由於司馬尚南下安陽,這個時候,幕府之中多為千夫長以及各軍主將。
“諸位將軍,如今秦軍三路攻我趙國,西路主力大軍進逼方向毫無隱晦地直指井陘山,南路出河內劍指邯鄲,北路出太原威震雲中。”
看著眾將臉上的迷惑不解,李牧指點地圖, 道:“秦軍之所以大張旗鼓而來,其意圖明顯。”
“這意味著這不是奇襲,也不是小打小鬧,為了一城一地的得失,秦人野心昭然若揭。”
“他們是要一戰滅我趙國!”
說到這裡,李牧語氣微頓,見到眾人神色變得凝重起來,微微點頭,道。
“秦國三路大軍如此出擊,其野心更是顯而易見:他們不是要攻佔城池,而是在劍指我軍所在。”
“南路尋我腹地大軍,北路逼我雲中邊軍,中路對我主力大軍!”
此刻,就算是李牧沒有將最後一句話說出來,諸將也是明白了秦軍的打算。
秦軍此舉,是要一舉殲滅趙國大軍。
一旦趙軍被秦軍盡數擊潰,趙國也就等於滅亡了,這一刻,幕府之中的諸將憤怒了。
他們是趙軍武將,趙國是他們的母國, 同樣的,趙國也是他們安身立命的根本。
“武安君, 秦軍張狂,此戰當獵殺之!”這一刻,諸將憤怒,紛紛振臂,道。
李牧戰勝過王翦,如今李牧主持邊軍,趙軍士氣大漲,對於秦軍雖有忌憚,卻沒有害怕。
“武安君,秦軍如此張狂,末將以為當誘敵深入我國腹地,設伏痛擊秦軍!”
“若是能夠殲滅王翦所部秦軍,必將會重創秦國,從而威震天下,讓我趙國鬆一口氣。”
“如此也能夠讓邯鄲方面收拾殘局,消滅秦國東出的野心!”
前軍主將趙爍語氣慷慨激昂,他對於秦軍,有些深厚的恨意,馬服君一脈,因為秦軍而落寞。
他要為先祖復仇!
見到趙爍開口,後軍主將樂來突然開口,道:“武安君,我邊軍乃是以騎兵為主力,善騎射奔襲,若是迎擊南路北路秦軍,設伏以血戰截擊,我軍必能大勝!”
“如今我邊軍勝王翦,破匈奴,銳氣正在,若是放棄騎兵奔襲之長,以騎兵做步卒,于山地隘口做堅壁防守,以己之短克敵之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