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在這個時候,得到嬴高的提示,秦王嬴政頒佈了告天下國人百姓書。
其書上:力數趙國朝廷不作為,任由民眾生死而不管不顧,同時彰顯大秦之胸懷,鼓勵饑民入秦。
這一道王書被黑冰臺等暗中力量傳遍整個趙地,一時間,代郡局勢再也掌控不住了。
大軍幕府。
“武安君,秦王政頒佈王書,號召代郡饑民入秦,如今無數饑民紛紛入秦,再這樣下,代郡只怕十室九空了。”
司馬尚眼中滿是擔憂,他心裡清楚,代郡便是邊軍的根基與保障,一旦代郡出問題,邊軍出問題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說到這裡,司馬尚遲疑了一下,朝著李牧,道:“與此同時,大秦儲君嬴高放出訊息。”
“只要武安君率領邊軍入秦,他便奏請秦王,讓武安君封侯拜相……”
聞言,李牧連連冷笑,只是他除了冷笑之外,卻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他不是不清楚,這是秦王政與嬴高的攻心之策,同樣也是之前離間計的延誤。
但他是當事人,無論他怎麼解釋都解釋不清楚。
喝了一口茶水,李牧朝著司馬尚一字一頓,道:“在這個時候,入秦,那是饑民唯一的活路。”
“朝廷不出手支援,沒有糧食救急,本將阻止他們入秦,就是斷了他們的活路。”
“想要活下去的人,往往都是瘋狂的……”
數十年來,李牧率邊軍常駐雲中邊地,背後的代郡便是其堅實後援。
一直以來,邊軍與雲中、代郡邊民相處的很好,大有軍民魚水情的趨勢。
如今主力大軍因南下對秦作戰,已經移駐上黨郡東北部的東垣要塞。
縱然他親自下令雲中大營全力救治代郡災民,但是李牧心裡清楚,杯水車薪,朝廷不介入光靠代郡無法安民。
他不是沒有緊急上書趙王,請求開邦國府庫賑濟災民。但是他的上書,彷彿泥牛入海,從傳出去就沒有絲毫聲息了。
李牧憤怒了!
他心裡清楚,自己若是再不有所動作,只怕邯鄲依舊在一片醉生夢死中,對於代郡的情況不管不顧。
“司馬,幫本將寫一份宣告,明告朝野上下,斥責朝廷致民眾生死於不顧。”
“若是繼續如此,救災不力,那麼邊軍將不會坐視不理!”
這一刻,李牧眼中殺機凜冽,他必須要穩定代郡,要不然邊軍軍心大亂,趙國必亡。
現在的李牧,為了趙國已經不管不顧了。
“武安君,這……”
在李牧冷漠的眼神下,司馬尚沉默了,他心裡清楚,李牧心中已經有了決定。
“諾。”
一道軍書傳遍代郡與整個趙地,天下為之譁然,特別是邯鄲城中的貴族以及官吏。
邊軍!
乃是趙國最為精銳的大軍,而李牧又是趙國武安君,最為擅長進攻,在這個時候,邯鄲朝野上下的頭顱上空,懸浮著一把隨時都有可能落下的利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