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軍邊騎也是數一數二的精銳,與匈奴時常大戰,也是經歷了戰爭的洗禮。”
說到這裡,王翦頓了一下,抿了一口茶水,方才朝著嬴高繼續,道:“而且,當初長平一戰,武安君為了我大秦,不惜揹負惡名,坑殺四十萬趙軍士卒,這導致,趙國境內的國人百姓對於我大秦極為的牴觸。”
“想要滅趙,光是靠戰爭是不夠的,行人署等等,甚至於國府官署也需要出手,雙管齊下,才有可能奏效。”
微微頷首,嬴高沉思了半響,然後朝著王翦開口,道:“這一點,父王以及李相等人應該心中有數,父王讓孤與老師商議出滅趙方略,在朝會之上商議,不知老師心中可有想法?”
一直以來,嬴高都清楚,王翦在坐鎮藍田大營,而藍田大營便是大秦朝廷準備滅趙的精銳,他相信,對於滅趙一事,王翦心中早有了一個想法。
“對於滅趙一事,老夫心中確實有些許的想法!”王翦喝了一口茶水,朝著嬴高,道:“你我皆與李牧交手過,自然是都清楚,李牧的難纏程度。”
“而且趙國不光是有李牧,還有廉頗以及龐媛等名將,這一次我大秦東出,當舉國之力東出,將李牧等人牽制,然後一舉攻破邯鄲。”
“隨即,分別殲滅龐媛部以及李牧部,廉頗部大軍,然後對於趙國進行接收。”
說到這裡,王翦語氣一頓,朝著嬴高,道:“這只是一個策略,具體如何,還需要與朝廷配合,按照具體情況來部署。”
“為將者,當善於利用當下局勢以及地勢,你我在書房中說的再多,也不及一場戰爭來的準確。”
“想來對於滅趙一事,儲君心中也有想法,一切具體還是等在朝會上再說,等蒙恬等人到來,正好可以各抒己見,取長補短。”
聞言,嬴高也是點了點頭,朝會舉行就在幾日之後,現在他與王翦商議一次,在朝會上還是要談及,實屬沒有必要。
“老師所言極是!”
見到王翦不想談及,嬴高不由的莞爾一笑,不再多言,他心裡清楚,王翦如此必然是心下有其他的想法,甚至於方略尚未完善。
對於王翦的驕傲,嬴高心知肚明,看似王翦不爭,實際上,王翦心中的驕傲不遜色任何一個名將。
而他的能力也比肩古今所有名將。
“只不過,以臣之見,這一次趙國主將不會是李牧,而是廉頗。”王翦的聲音突然傳來,讓嬴高眉頭微皺。
“廉頗麼?”
眼中浮現一抹肅然,嬴高心下一動,在歷史上,李牧與廉頗等人都沒有敗亡在王翦之手,而是敗在了戰國第一戰神郭開之手。
原本按照局勢發展,依舊會如此,但是現在大秦滅韓以及滅趙的時間點,不斷地提前,這意味著,有些事情的發展再也不會一如歷史。
一念至此,嬴高心中一沉,他心裡清楚王翦的意思,廉頗善守,李牧擅長進攻,這是一個完美的配合。
而且還有龐媛居中策應。
趙國相當棘手。
“廉頗善守,當年在長平之上就可以看出其能力,李牧擅長進攻,手握趙邊騎,在代郡早已經震動天下。”
“我大秦想要滅趙太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