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這些年武安君麾下的劍南商會,孔雀商會以及大秦銳士撫卹基金商會積攢了三大倉糧草。”
治粟內史鄭國朝著嬴政以及滿朝文武,道:“這樣一來,全部都算起來,我大秦算上今年的豐收,當有十五倉糧草。”
“除開來年春耕的種糧,我大秦可以用來戰爭的糧草不下於十一倉。”
“臣等恭喜王上,賀喜王上,糧草充足,此番東出將無後顧之憂!”這一刻,滿朝文武,除了李斯等少數幾人,全部都朝著嬴政恭喜,道。
“治粟內史,這個數不是這麼算的,你少算了一部分!”嬴高皺著眉頭,他相信,李斯等人肯定是看出來了,但是卻不想說,他們將這個得罪的人活計丟給了自己。
只是這個問題必須要考慮,一念至此,嬴高硬著頭皮,道:“若是如此算,戰爭進行到一半,朝廷就會缺糧。”
“畢竟一旦戰爭開始,並不僅僅是軍中需要糧草,一旦我軍拿下韓地,韓地便是我大秦國土,韓人便是我秦人!”
.........
聞言,鄭國眉頭暗皺,他與嬴高的關係很好,按理來說嬴高不可能在這個時候反對,除非是他真的算錯了。
一念至此,鄭國壓下心中的疑惑,連忙朝著嬴高一拱手,道:“不知臣何處少算了一部分,還請武安君解惑?”
看著鄭國謙虛的態度,嬴高苦笑一聲,然後朝著鄭國,道:“治粟內史,大秦的糧草不能光算戰爭與關中的糧種。”
“一旦我大秦東出,戰爭的巨大破壞力諸位也都心知肚明,現在的諸國民眾,一旦因為戰爭被諸國朝廷強行徵收糧草,必將會出現白骨賦予野,千里無雞鳴的悽慘畫面。”
“在這個時候,不管是為了收服民心,還是為了彰顯朝廷的正統之義,亦或者為了儲存中原的元氣,救民將會成為唯一途徑。”
“雖然我大秦歷來都是講究幫民,而不是濟民,但是,為了朝廷統治的需要,穩定民心,不能讓民眾餓死,將會成為重中之重。”
“就算是朝廷以一定的利潤借貸給民眾,這也需要我大秦朝廷提前墊付糧草,山東六國之地,十倍於秦,人數也在秦人數倍之上。”
“這是一個極為恐怖的數字,治粟內史官署以及國府官署,必須要將這一點考慮進去,就算是不能讓災民吃飽,但是也要吊著,不能讓他們死了。”
..........
面對嬴高的侃侃而談,群臣臉色微變,他們都意識到了嬴高擔憂的所在,他們都清楚,這是一個何等龐大的數字。
這個缺口,就算是占城稻培育完成,也不可能在短時間之內彌補,畢竟大秦先滅的韓趙魏,而不是楚國。
韓趙魏等中原之地,並不適合種植占城稻,更何況,一直到現在,前往夏州的那些人,尚未培育出最最佳化的稻種。
這一刻,整個咸陽宮大殿一片安靜,群臣臉上滿是思索之色,在場的眾人都不是簡單之輩,能夠走進大秦的決策層,都是眼光眼界不俗之輩。
他們自然不會提出只救秦人,不管山東諸國民眾的混賬話,因為他們都清楚,大秦想要的不光是土地,還有人口。
他們也許不願意看到秦人與山東六國之民平起平坐,但是他們更清楚,何種方式是對於大秦而言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