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大世,這便是一個庸者下,能者上的時代,一個謀聖,在這個時候時代,又豈能寂寂無名。
對於張良,嬴高很期待。
雖然現在的張良,尚未成長成為後世那個被人傳頌的謀聖的地步,但是在他的手中,這一世的張良必然會成長更快。
對於此事,嬴高極為的自信。
.........
“隆隆........”
一方歡天喜地,一方死氣沉沉,在一番寒暄以及離別之後,車隊終於是踏上了回秦的道路,兩千鐵鷹銳士開道,一路向西。
軺車之中,嬴高看著臉色難看的張良,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不要如此的擔憂,也不要覺得此去咸陽你就會如何如何了!”
“本將沒有與你的父親說笑,這一次跟隨本將返回咸陽,這對於你而言,確實是在一個機遇,你是一個聰明人。”
“想必你也承認,大秦能夠給你的舞臺遠比韓國能夠給你的舞臺更大,你我也算是熟知,當年你也幫助過我,此去咸陽,不會讓你遭受韓非的遭遇的。”
說到這裡,嬴高深深地看了一眼張良語氣肅然,道:“韓非之所以遭遇那些,那是因為本將給了機會,但是他的心還在韓國。”
“武安君,你為何如此看重小子?”半響之後,張良抬起頭看著嬴高,道。
看著張良眼中探究,嬴高直言不諱,道:“一,本將覺得你是一個人才,等你成長起來,必然是一個不遜色范增以及尉繚的大才。”
“二,你是張平之後,你們家在韓國可是有著五世相韓的美譽,本將希望未來,我大秦滅了韓國之後,你可以出面收韓人之心。”
“三,本將覺得你是一個人才,這樣的人,若是不能夠臣服大秦,那就只有殺死!”
.......
說到這裡,嬴高語氣一頓,深深地看了一眼張良,意味深長,道:“這樣的理由夠麼?”
聞言,張良車沉默了。
他心裡清楚,在嬴高面前,他的小聰明沒有用,此刻他心中不忿,沒有回答嬴高的話。
看得出來張良的憋屈,嬴高也沒有在意,這隻能說張良還是一個人小孩子,而不像范增,一入秦,便極為的配合。
這一刻,嬴高在回憶後世對於張良的記載。他記得後世記載,張良力勸劉邦在鴻門宴上卑辭言和,儲存實力,並疏通項羽季父項伯,使得劉邦順利脫身。
隨後憑藉出色的智謀,協助漢王劉邦贏得楚漢戰爭,建立大漢王朝,幫助呂后之子劉盈成為皇太子,冊封為留侯。
但是這種記載太過於籠統,他需要的是張良的成長軌跡,傳說之中,張良在博浪沙刺殺始皇帝之後,逃亡至沂水圯橋頭遇見了黃石公。
從此張良的《太公兵法》日夜研習,俯仰天下大事,終於成為一個深明韜略、文武兼備,足智多謀的大才。
心中念頭轉動,很顯然,黃石公這便是對張良的一生影響最大的人,一念至此,嬴高轉頭朝著一旁的姚賈,道。
“先生可是黃石公?”
聞言,姚賈喝了一口水酒,語氣肅然,道:“稟嬴將,這黃石公,乃曲陽人,諸子百家中人,其與鬼谷子齊名。嬰兒時被棄於黃山,謂之黃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