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陽君嬴傒稱呼他為武安君,而其餘的教育署官吏,則稱呼他為冠軍侯,看似只是一個小小的稱呼,但是心中的偏向則截然不同。
一般而言,只有軍方以及心向大秦銳士的人,稱呼他為武安君,而政治一方的人,以及學文的稱呼他為冠軍侯。
個人心中想法皆有不同,在客廳中落座,嬴高朝著嬴傒,道:“大父,教育署從建立以來,成績有目共睹。”
“而本將一直在軍中,得到的訊息都是關於大秦銳士,對於教育署以及各級學宮的訊息,則少之又少。”
“不知大父可否給本將詳細介紹一二?”、
嬴高只是實話實說,他對於教育署的情況很重視,但是他一直在軍中,得到的訊息很少,也不能說是得到的訊息少,而是他在軍中,縱然是得到了教育署的訊息,也不得不押後處置。
而且他終究是不在教育署,不在咸陽,縱然是發現了教育署的問題,他也不難以及時的指出來,然後加以改正。
此番他人在咸陽,而且時間也空閒出來了,雖然學宮已經放假,但是教育署官署一直都在運轉,也正好可以探討一下學宮中以及教育署等方面的問題。
“諾。”
點頭答應一聲,嬴傒沉思了一下,在心裡整合了一下資訊,然後朝著嬴高,道:“稟嬴將,教育署確實發現了一些問題,只是這些問題,看似不大,卻難以解決。”
“比如現在的學宮,伴隨著不斷地招生,而且大多數的學子都是來自於軍中將士的子弟,以及陣亡將士的遺孤。”
“這導致教育署學宮以及教育署的投入與產出嚴重不匹配,一直靠著劍南商會與孔雀商會輸血,以維持。”
“而且,學宮對於竹簡的恐怖消耗,成本太高了,但是,一直半會兒卻找不到代替物。”
“還有學宮之中,除了蒙學的學宮以及鄉學,縣學之外,一部分郡學以及國學的學宮都在空置。”
“大秦的各級學宮建立的時間太短,而且又是同時建立,這導致不僅是學宮夫子人手不足,更是導致學子缺少。”
“而且夫子的道德水平,能力水平參差不齊,這對於教學質量有嚴重的影響..........”
..........
聞言,嬴高喝了一口茶水,不由微微點頭,他心裡清楚,在紙張沒有公佈出來之前,就算是竹簡消耗嚴重,成本太高,也必須要持之以恆。
這個時代的墨家以及公輸家族,太過於恐怖,他相信,只要是紙張出現在中原大地之上,短時間之內就會被仿造。
而紙張與印刷術,這是嬴高用來對付諸子百家,以及中原世族貴族的利器,不到時間,暴露出來,事半功倍。
至於其他問題,都是剛開始推行學宮以及教育必然會出現的問題。
將手中的茶盅放下,嬴高輕笑,道:“大父,教育乃百年大計,需要一輩又一輩人持之以恆的堅持下去,才能看見收穫。”
“試想一下,只要是我們持之以恆的推行教育,總有一天,我大秦朝廷的官吏都來自於我大秦學宮,這對於我大秦嬴姓的統治,將會是天然的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