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咸陽才是這一條商貿圈的中點,有了商貿往來,才能帶動經濟活起來,大秦未來不能光靠農這一階級提供賦稅。”
“按照兒臣的想法,未來的大秦,必然還是以萬千的農人為基礎,故而,我們需要減少賦稅,增加農人的積極性。”
“但是,商賈與百工必然會逐漸的結合,為大秦提供賦稅,唯有如此,才能既保證大秦本土安然無恙,又能保證大秦具備戰爭的資本。”
..........
許久。
在嬴高將一盅茶喝完,咸陽宮書房中的沉默方才被李斯打破:“王上,臣覺得公子之言可行,我們可以先行在涼州與夏州試點,若是可以,便推廣於天下。”
“若是不符合朝廷的要求,完全可以叫停,反正在涼州與夏州試驗,對於關中不會有太大而影響。”
李斯在理順嬴高之言後,他就發現,嬴高的想法,具有很大的可行性,他是一個法家,根本不會固步自封。
當年大秦之所以強大,就是在於變法,而現在大秦即將席捲六國,建立一個前所未有的強大國家,作為大秦丞相李斯自然是要求變。
“王上,臣等也覺得公子之言可行,我等完全可以在涼州與夏州試驗一下,如此一來,不論是成敗,風險完全都在可以控制的範圍之內。”
這一刻,鄭國等人也開口了,他們也贊同嬴高之言,雖然他們心中也沒有多少底氣,但是這些年,嬴高帶來的奇蹟太多了。
從崛起以來,嬴高几乎從無敗績。
最重要的是,這樣的試點,也不會影響大秦本土,這才是李斯等人贊同試驗的原因。
只要風險可控,大秦君臣從來就不缺求變的決心。
“好!”
點了點頭,嬴政凌厲的目光從李斯等人臉上掠過,最後落在了嬴高的身上,道:“這件事,由公子高與李相挑頭,然後廷尉府以及少府,治粟內史官署,凡是涉及的官署配合。”
“爭取在年關之內解決此事,等來年開春,孤希望朝廷上下致力於東出滅韓。”
“諾。”
點頭答應一聲,嬴高心頭大喜,這件事終於是成功了,涼州與夏州,完全可以成為大秦帝國未來南征北戰的基地。
涼州大馬,又有鐵礦脈,以及鹽湖,再加上,夏州之上,有一年兩熟的稻穀,等開拓出來,必然是大秦的一大糧倉。
這一點,李斯等人都明白,他們清楚,不管是涼州,還是夏州都具有強大的發展潛力,這也是他們贊同嬴高觀點的原因之一。
因為不管是涼州還是夏州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貧瘠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