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之所以稱之為術,那是因為他只是察奸之法,彰顯律法的一種手段,韓非之所以,讓王上翻閱,只是想要讓王上明白,術治救不了韓國。”
韓非臉色凝重,在這一刻,甚至於都有些慘白,他看著韓王安心中滿是凝重,神色甚至於有些冷硬。
“卻不料,王上竟然視權謀之術為圭臬,而視韓非之作而無物........”
韓非很是失望,他沒有想到,他將自己精心著作的《韓非子》交給了韓王安,結果韓王安一直到現在都沒有一直到韓國的問題。
老臉一紅,韓王安朝著韓非深深一躬:“韓國至此,兵禍將近,還請先生救韓,為孤,為韓國指出一條活路。”
韓王安心中清楚,這個天下,在這個風口浪尖之上,也只有韓非敢救韓國,也只育韓非有能力拯救韓國。
他不想死。
也不想眼睜睜的看著,在大秦浩蕩兵鋒之下,一切都被推平。
看著韓王安,韓非車沉默了許久,然後朝著韓王安,道:“春秋戰國之大世,本身就是一個多事之秋,這樣的大爭之世,便是以個人實力強弱而爭。”
“春秋戰國五百餘年,哪一國的崛起,不是以提升自己的實力作為崛起的基本的?”
說到這裡,韓非喝了一口茶水,然後深深地看了一眼韓王安語重心長,道:“春秋之時,改制者強,戰國之世,變法者強。”
“戰國七大諸侯,之所以能夠崛起成為一方霸主,無一例外,都是因為變法。”
“所以,韓國想要興盛,王上想要救韓圖存,就只有一條路,那便是變法。”
“縱觀我韓國曆史,我韓人立國百年,唯有昭侯申不害變法之時被天下呼為勁韓,卻也強盛不過二三十年!”
“昭侯申不害慘死,韓國又回老路,此後更是每況愈下,王上,要知道我韓國坐擁最大鐵山卻不能強兵,據天下嚥喉卻毫無威懾。最大的原因便是不想著強大自己,只想著算計敵國!”
“對於敵人自然是需要用謀劃的,但是這一切都將以強大自身為根基!”
說到這裡,韓非直視著韓王安,冷冷一笑,道:“王上奉術,終究亡韓。”
韓非心裡清楚,韓國並非是簡單的問題,而是從跟上出了差錯,想要讓韓國強大,只有進行徹底的變法,一如當年商君在秦國的變法一樣。
但是,韓國上至君王,下至臣民奉術而行,可以說,韓國因術而亂。
這一刻,韓王安苦笑一聲,朝著韓非一字一頓,道:“先生之言,孤多少也能夠理解,確實是興國之策。”
“但是,孤為王,需要考慮的首先是韓國的倖存,然後才是圖強,尊師荀子曾言,白刃加胸則不顧流失,長矛刺喉則不顧斷指。”
“萬事,都要分輕重緩急,先生身負驚世大才,孤希望先生出山相助,原本孤希望,孤為昭候,先生為申子。”
“但是,經過先生一言,孤希望,孤為秦孝公,而先生為韓之商君。”
韓安不想就這樣坐以待斃,從咸陽傳來的風聲越來越不好了,他心裡清楚,若是六國不加以反制,大秦東出將會在短時間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