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顯然,在這一點上,嬴高遠遠的超過了公子扶蘇。
朝著蒙毅提醒,是為了給文吏一個希望,他心裡清楚,打天下需要武將,但是治理天下,需要文吏。
大秦雖然會經過漫長的戰爭,但是在戰場之後,必然會進入和平,這是一種鐵律。
不管是嬴高,還是嬴政,亦或者是大秦,都需要文吏,故而在這個時候,嬴高給了文吏一個堅持下去,為了大秦赴湯蹈火的理由。
心中念頭轉動,嬴高望著眾人,道:“除了夏州的治所選址之外,其中的第二件事便是本行打算在夏州建立一所學宮。”
“本將將之稱之為,大秦夏州學宮,但是其選址位置,本將一直都在糾結,不知諸位可有什麼建議?”
.........
此話一出,眾人一下子就沉默了,他們自然是從嬴高的話中得到了足夠多的資訊,很顯然,眼前這位主沒有打算將學宮放在治所。
但是在大秦,重大的學宮,一直都在郡縣的治所所在,而在夏州,嬴高一反常態。
正因為嬴高的態度變化,這讓蒙毅等人一時間抓不準嬴高的想法,心中不由得念頭紛雜,都盯著地圖在思考。
只是目光從地圖上游走,眾人都陷入了糾結,因為不管是巴蜀之南還是極南地其實都適合建立學宮。
但是,學宮所在,當在人口最繁華的地方,一旦堂明國故土被確定為治所,學宮建立在治所之中才是最好的一種選擇。
一念至此,蒙毅朝著嬴高一拱手,道:“嬴將,這大秦夏州學宮,就算是要建立,為何不能建立在夏州治所之上?”
這便是蒙毅心中的不解,這一刻,他在想要說出自己的想法之前,想要先行確定嬴高的心中想法。
在夏州設立學宮,對於夏州自然是一件好事,對於蒙毅而言,更是巨大的功勞,這一刻,蒙毅極為的重視這一點。
他清楚,學宮一事,只有嬴高點頭了才有可能去建立,因為幾乎大秦所有的學宮都在嬴高的掌控之下。
不論是物力還是人力,都只有嬴高才能夠提供,作為大主顧,蒙毅自然是相當的上心。
“夏州之上,不會只有一座學宮,但是目下學宮只是針對於普及文化與習俗以及愛國主義教育。”
“這樣的學宮,在本將的計劃中只是最初級的學宮,相當於大秦此刻的蒙學學宮,沒有必要建立在治所之上。”
說到這裡,嬴高話鋒一轉,朝著蒙毅,道:“對於此,蒙毅州牧可有什麼想法?”
蒙毅是夏州州牧,這件事,蒙毅的態度與意見還是很重要的,畢竟他們北上之後,這一切都需要蒙毅去維護。
一念至此,嬴高向目光落在了蒙毅的身上,而這個時候,蒙毅也是微微一愣,他沒有想到,嬴高直接問他問題。
在一陣愣怔之後,蒙毅連忙在心中整理思緒,然後朝著嬴高一拱手,道:“既然按照公子所言,臣覺得大秦夏州學宮,當設立於烏蒙,亦或者夜郎,亦或者哀牢這三地的其中一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