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君權與巫權(神權)的第一次交鋒!”
這一刻,站在咸陽宮外,望著堪藍天色,王綰也不由得苦笑一聲,道。
“中原的神話傳說中,曾有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
“慘烈程度由此而看見一般!”
李斯與王綰都是才華橫溢之輩,自然是博覽萬書,清楚地知道這絕地天通是神君合一時代的開端,此後,巫與君、神權與君權二位一體。
那些專職巫師們逐漸脫離了部落,常駐王庭,與君權緊密結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個獨特的大巫階層,原始時代的全能巫逐漸走向終結。
但這種狀況隨著夏王朝的建立而發生了改變。
一方面,聯盟首領變成了家天下的帝王,君權的固化使得夏王身上巫的色彩不可避免的逐漸淡化,越來越世俗化。
夏王雖然名義上仍是群巫之首,但並不再經常參與占卜。
這樣一來,神諭基本由大巫階層來獨自掌控,這不可避免的會造成神權與君權的衝突,沒有哪個世俗的帝王能容忍有個凌駕於其上的神權。
在夏朝開始便有明確的記載,自孔甲開始就有不敬上天,摒棄神權的傾向。
在夏王和官僚體系的有意打擊和排斥下,有夏的神權被君權徹底壓制,民眾對待巫的態度也發生了潛移默化的改變。
隨著東方商族的強勢崛起,巫權與君權與的第二次衝突全面爆發,這便是著名的湯革夏命。
這一場變革,其實質上是一場由以成湯、伊尹為首的全能巫主導的維護神權的戰爭。
隨著大商的勝利,已經陷於衰落的神權再次興起,大巫們重回權力的巔峰。
雖然神權雖然因商的建立而延續數百年,但隨著商王地位的鞏固以及官僚體系的理性化,君權與神權再次如宿命般產生了衝突。
商王祖甲開始對巫卜進行種種限制;商王武乙則百般汙辱天神,並以射天為戲,最後遭雷擊而亡。
由此可見殷商晚期巫君矛盾已經激化到何種程度。而商王帝乙、帝辛,則如夏桀一般,向巫風濃厚的東夷揮起了屠刀。
眼中閃爍過一抹精光,李斯朝著王綰語氣幽幽,道:“巫這個詞雖然基本上已經消失,但是‘它們’並沒有消失。”
“而在周室自削九九人皇至尊便為九五天子之後,神權徹底變得高高在上,只不過,周公創立了禮樂,至於神權雖然名義上高於君權。”
“除非是特定的環境下,要不然,神權對於君權的影響力逐漸減弱。”
“本來這便是一種勝利,但是咱們這位王胃口太大,他不想一步一步走,而是想要一步登天,他要將整個掌控神權,將神權他在腳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