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刻,諸王紛紛鬆了一口氣,但是他們都很識趣的沒有提及一件事,那便是大秦使者如何處置。
這要是在以前,一旦是大軍出征,敵國的使者,這都是要殺之祭旗以激勵的軍心的。
但是,有了邛都王與且蘭王的前車之鑑,諸王幾乎全部都下意識的將這一點忽略了。
........
且蘭王城。
由於三日的等待,夏州州牧蒙毅趕到了且蘭王城,與嬴高會合。
“臣蒙毅見過公子!”
看著蒙毅,嬴高笑了笑,道:“郎中令一路南下辛苦了,本將準備了小宴,我們裡面說。”
“諾。”
掩下心中的激動,蒙毅跟隨嬴高走進了王宮大殿之中,這一刻,大殿之上,酒宴已經準備妥當。
一番宴飲之後,蒙毅朝著嬴高一拱手,態度極為的恭敬:“臣此番南下,就任夏州州牧,其中些許事情,依舊是不甚通透,還請公子不吝賜教!”
對於巴蜀之南的情況,蒙毅確實是一無所知,對於這裡的認識全部來自於軍報,但是軍報之中,又能涉及多少。
如何治理,如何發展,如何教化。
這都需要一個思路,他找了秦王政,但是這是秦王政對於他的考驗。
他這一路南下,思考了許久,依舊是沒有思路,無奈之下,這才找上了嬴高。
聞言,嬴高向手中的茶水放下,在行軍的過程中,他從來滴酒不沾,因為他不敢保證這個時候沒有敵人進攻。
他必須要在戰爭爆發的瞬間,做出最準確,也最有利的應對。
“州牧,想要牧守一方,就需要腳踏實地,需要了解這裡,瞭解這裡的人需要什麼,還有需要了解朝廷需要什麼。”
嬴高說到這裡,朝著蒙毅,道:“等戰爭結束,州牧可以去各地走走看看,看一看這極南地,看一看這巴蜀之南。”
“然後再行制定策略,但是有一點必須要做到,那便是一如涼州一樣,在當地推行大秦化的方針。”
“不光是讓他們學習秦言,秦語,甚至於秦文字,身穿大秦服飾,遵從大秦禮樂與風俗,在三年之內逐步推廣秦法。”
“無論如何,要讓他們以成為秦人為一種榮耀,在二十年之後,一兩代人之後,讓他們認為自己就是秦人。”
“這才是最重要的!”
聽完嬴高的一番話,蒙毅一下子就抓住了重點,他曾經見過涼州的模式,但是因為當時那不是他的職責,他又不敢朝嬴高靠的太近,以至於不甚瞭解。
此刻,聽嬴高提及,蒙毅完全想了起來。
這一刻,蒙毅起身,朝著嬴高肅然一躬,道:“多謝公子提點,蒙毅受教!”
面對蒙毅的行禮,嬴高沒有避開,他提醒了蒙毅這麼多,自然是當得起這一禮。
這是一個知識極為的有價值的時代,授人一字便為師,更何況嬴高這一番話,讓蒙毅一下子猶如醍醐灌頂,解了他的惑。
何為師?
不外乎,傳道授業解惑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