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安君這是要站在諸子百家的對立面,讓大秦徹底的孤立麼?”這一刻,荀子冷笑,言辭更是凌厲。
不經意的打量了一眼稷下學宮的佈局,嬴高莞爾一笑,道:“先生覺得有區別麼?”
“大秦對於諸子百家如何的厚待,但是那又如何,諸子百家之中,除了法家之外,又有那一家真正的將我大秦放在了眼中。”
“其中以你儒家最甚!”
“當年的孔夫子周遊列國,卻唯獨不入秦,只是不知道,當初的孔夫子可曾想過今日。”
........
嬴高氣勢如虹,姿態更是咄咄逼人。
但是,荀子又沒有辦法反駁,不管當年的孔夫子為何沒有入秦,理由有時候根本就不重要,結果才是最重要的。
“秦法太過於暴虐,遲早都要出事,武安君,依舊是不打算改變麼?”沉吟了一會兒,荀子朝著嬴高反問,道。
聞言,嬴高詫異的笑了笑,然後朝著荀子搖了搖頭,道:“當年連文信侯呂不韋一介商賈都能夠看出的問題,先生以為父王,以及本將就看不出來麼?”
“秦法是有問題,但是那又如何,天下尚未兼併,中原尚未一統,秦法就必須要遵守,更何況就算是天下歸一,大秦之中秦法也是根基,雖然會改變,但是根本不會變。”
“甚至於本將都可以告訴你,未來的大秦,會用儒,用道,甚至於諸子百家借用,但是秦法才是大秦的根本。”
“天下儒家,小聖賢莊以及曲阜孔家,只不過是其中最強大兩派罷了,卻不是全部,本將大可以扶植任何一個小的分支。”
........
聞言,荀子長久的沉默了。
荀子是誰,他不是一般人,他是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更是先秦時代百家爭鳴的集大成者,自然是清楚嬴高的意思。
同樣的他曾三次擔任齊國稷下學宮的祭酒,兩度出任楚蘭陵令。對於政治之上的詭詐之爭,自然是瞭如指掌。
他清楚,嬴高話中的威脅到底有多大,更清楚眼前這個少年的驚天野心。
嬴高這是要奴役諸子百家。
半響之後,荀子壓下心中的憤怒,朝著嬴高,道:“武安君這是專門前來向老夫耀武揚威來的麼?”
這一刻,荀子眼中殺機猶如實質,在他看來,嬴高此舉根本就是對於他的羞辱。
輕笑一聲,嬴高朝著荀子開口,道:“先生想多了,本將此來,只是拜訪一下先生,僅此而已!”
對於荀子這個人,嬴高從未小覷過,他不光是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更是極為厲害的教育家。
他嬴高可是清楚,戰國末期兩位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韓非、李斯,漢初政治家、科學家張蒼均為其門下高足。
這三個人都有丞相之能,治國安邦之才,由此可見,荀子的教育水準。
心念電閃,嬴高朝著荀子,道:“本將在咸陽建立學宮,想請先生前往咸陽授課一段時間,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他可是清楚,眼前這位與傳統的儒家截然不同,要不然,嬴高也不會產生這樣的想法。
這一番話是嬴高的心裡話,荀子的成材率太高了,李斯,韓非,張蒼,這些人都是一等一的絕世大才。
要知道,李斯戰國末年入秦國,初為秦相呂不韋舍人,被任命為郎。旋任長史,拜客卿。秦王政十年下逐客令時,上書力諫客不可逐,為秦王採納。
隨後又為秦並六國謀劃,建議先攻取韓國,再逐一消滅各諸侯國,完成統一大業,乃是大秦帝國第一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