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夜宴,勾心鬥角。
雖未拔出刀劍,但幕府之中,刀光劍影縱橫,閃爍不斷,更有煞氣凜冽,殺氣沖霄。
在場的人都是戰國時代,一等一的武將,都是在戰場之上斬殺千人,身上帶有凌冽的氣勢,讓人望而生畏。
只不過,眾人都是武將,方才能夠談笑自如。
“告辭!”
騎上馬背,嬴高朝著李牧遙遙一拱手,隨後縱馬而去,在身後有萬千大軍跟隨,氣勢如虹,萬馬奔騰之餘,帶起塵土瀰漫四野,逐漸將李牧等人的視線模糊。
“武安君,就這樣放嬴高離去,實在是浪費了一次天賜良機,也許這是我們能夠斬殺嬴高的唯一一個機會。”
趙申眼中滿是不甘,語氣也是無奈至極,弱國之中,容不得武將強勢。
武將強勢與否,與自身國家的底蘊以及實力有很大的關係。
“放虎歸山,數世之患啊!”
這一刻,李牧也是感慨,與嬴高接觸的越深,就越發覺得這個人的極度不凡,年紀輕輕,沒有見到人的時候,給人一種鋒芒畢露的感覺。
但是,透過接觸,李牧清楚這個少年,溫文爾雅,一點也不像一個沙場縱橫之將,更像是以及各文弱書生,如玉君子。
而且他能夠感受到,一直以來,嬴高都在收斂自身的氣勢,有了這個瞭解,他更是覺得嬴高便是趙國的當世大敵。
故而,望著嬴高離去,李牧有了這樣感慨。他心裡清楚,有時候幾乎一旦失去沒有抓住,就也沒機會了。
聞言,趙申眼中精光一閃,然後朝著李牧,道:“放虎歸山,數世之患,武安君此刻放了嬴高,您不會後悔麼?”
“本將也不想放,但是大勢如此,難道要冒著趙國被滅的危險,斬殺公子高?”
這個時候的李牧也是有些頭疼,然後朝著趙申等人苦澀一笑,道:“爾等也清楚,嬴高這是大秦三公子,諸多公子之一。”
“當今大秦執掌者是秦王,而不是公子高,縱然是斬殺了公子高,對於秦國其實影響不大,秦王那麼多兒子,換一個繼承人培養便是了。”
“冒著滅國的危險,斬殺嬴高根本不划算,這是一筆賠本的買賣,若是秦王,本將縱然是盡全力也會斬殺之。”
“斬殺嬴高,甚至於連秦國的朝廷都不能產生混亂,而斬殺秦王,秦國的朝廷必亂!”
李牧的一番解釋,讓趙申等人心悅臣服,在他們看來,不愧是當世名將,對於一件事的思考,都如此的深遠。
一時間,幕府之中的諸將,對於李牧的崇拜之情又深了幾分。
將手中的茶盅放下,李牧朝著趙申,道:“傳令大軍,尾隨萬勝軍,一直到對方出我趙境。”
“諾。”
點頭答應一聲,諸將連忙走出幕府開始了開拔前的準備。
此刻,幕府之中只剩下了李牧與趙申兩個人,李牧沉吟半響,道:“趙申,萬勝軍你也見了,同樣的我大趙邊軍你也瞭解,你覺得我大趙邊軍遇見萬勝軍有幾分勝算?”
依當下的局勢,萬勝軍遇見大趙邊軍的可能性太大了,此刻李牧心中便是在思考一個問題,若是兩軍遇見,大趙邊軍勝負幾何?
聞言,趙申遲疑了一下,朝著李牧,道:“武安君,雖然我軍極為的精銳,但是這一支萬勝軍同樣不弱,那是一直在戰爭中經歷血與火而成長起來的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