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安對武安!
這是當世名將的相見,也是一種爭鋒,歷史上,對於這類情況,很少發生。
只有西楚霸王項羽,在最巔峰之時,遇見了兵仙韓信,除此之外,基本上當世名將都秉持著一個理念。
王不見王!
這彷彿是俗成約定,至少在春秋戰國之世很少見。孫臏與龐涓算一次,而武安君白起與廉頗擦肩而過。
而這一次,嬴高要直面李牧。
對於此行,嬴高是期待的,他希望自己麾下有李牧這樣人,就算是沒有,他也希望能夠從對方那裡學習一點經驗,畢竟大秦與匈奴註定一戰。
“嬴將,斥候傳來訊息,李牧將軍率領趙軍精銳在前方迎接!”鐵鷹的聲音傳來,讓嬴高忍不住一笑。
李牧這是在震懾他,以具體行動警告他,而不是迎接他。
只不過有些事情,不能說的太透,只需要做到彼此心知肚明便是了。
“傳令大軍推進,既然李牧前來迎接,就讓他們見識一下我大秦銳士的無雙鋒芒。”
“諾。”
點頭答應一聲,鐵鷹一揮手,將軍令下達,五千大軍橫推而行,殺氣沖天而起。
“嬴將,對方趙軍身上煞氣濃郁,很顯然,對方絕非一般精銳,十有八九便是趙國邊騎。”
聞言,嬴高對於此並不意外。
如今他率領鐵鷹銳士以及萬勝軍到來,李牧自然清楚一場談判之前下馬威的重要性。
故而,能夠與大秦銳士之中最精銳的鐵鷹銳士相提並論的,整個趙國也找不出第二支。
只有趙邊騎!
那是一支在血與火之中不斷成長起來的鐵軍,號稱戰國時代第四強軍。
在韓、趙、魏在三家分晉的時候,韓、魏分得了中原的富庶之地,而趙卻分得了大片的苦寒之地。
在趙國的北方是強悍的匈奴人,東北有東胡人,西北有林胡、樓煩人。
隨後趙武靈王推行變革,提出了胡服騎射,組建了一支天下無敵的騎兵。
胡刀騎士!
只不過,由於各種原因,諸國都將其稱之為趙邊騎。
由於這個時代的騎兵,沒有馬鐙,故而,一如鐵浮屠那樣的重騎兵,根本不適合當下。
而趙邊騎的特點就是去掉重甲長刃,輕裝上陣,採用短刀長弓,長射近戰,無往不勝。
最重要的是他們的胡馬善跑有耐力,擅長長途奔襲。
趙邊騎可以說是繼魏武卒、齊技擊之後,唯一能讓大秦銳士膽寒的軍隊。
他們反應迅速,來如飛鳥,去如絕弦,遠端弓射,千里奔襲,朝發夕至,百米之內,能取性命。
這一點,如今的大秦銳士其實也能夠做到,至少萬勝軍就可以做到,但是嬴高看重的是趙邊騎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