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握刀劍,便是緊握住了命運。
冷兵器的時代,誰掌控了輿論,誰掌控了刀和劍,誰就掌控了這個時代。
正因為如此,嬴高才會不惜遭受反噬,也將僕從軍的數量增加到了十五萬之眾。
只有大軍的數量增加,他的話語權才會提升,這一點,嬴高從當初的邯鄲之戰後就明白了。
嬴高心裡清楚,現如今的大秦,不論是地方還是朝堂,都不允許他私自徵兵,故而,他連補充傷亡都難以做到。
而且除了萬勝軍之外,蟒雀軍之中老秦人,已經寥寥無幾,可以說為數不多了。
除了萬勝軍之中,幾乎全部都是清一色的老秦人之外,坐鎮西北的大軍之中,老秦人太少了。
已經不平衡了!
蟒雀軍之中,多為青羌族人,而萬歲軍是戎狄人,如今的僕從軍又是大月氏人。
如此成分複雜的大軍,全靠嬴高的威望在鎮壓,這也是嬴高不惜破壞規矩,請求秦王政封賞三軍的原因。
面對成分如此複雜的一支大軍,除了統帥的絕世威望之外,還需要獎懲來掌控大軍。
大秦推行二十級軍功爵位制度,正好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諾。”
點頭答應一聲,鐵鷹轉身離去,嬴高走到長案前,取出竹簡寫了一封信。
關於王賁的好意,他需要親自回覆,唯有如此,才能表現出他的誠意。
提筆書寫,短短時間就將再竹簡之上寫了一行字,等墨跡乾枯,嬴高方才將其收了起來。
將一切收拾妥當,嬴高朝著中軍司馬揮手,將竹簡遞過去,隨及囑咐,道:“將這卷竹簡送到九原通武候那裡!”
“諾。”
將書信送出去,嬴高坐在位置上,倒了一盅茶,輕輕的品了一口,意猶未盡。
“嬴將,封賞大臣已經到了西海郡,我們是否要準備一下?”同樣的喝了一口茶水,范增朝著嬴高輕描淡寫,道。
有些事情需要提前做,比如佈置封賞臺,比如迎接,以示對於秦王的敬重等等。
見到嬴高光顧著喝茶,從來就沒有考慮過這件事,一時間范增不由得有些著急了。
在范增看來,僕從軍剛剛成軍,而且萬歲軍剛剛又建立了戰功,此刻封賞更有利於軍心的凝聚,有利於士氣高漲。
故而,在范增的想法之中,這一次的封賞,自然是搞得鄭重一些,能有多鄭重,就有多鄭重。
聞言,嬴高目光從茶盅之上離開,看了一眼范增,略微的思索了一會兒,隨及搖了搖頭。
他明白范增的意思,但是在他看來,那樣做沒有必要,在恢弘的場合,都沒有具體的封賞更來得激動人心。
反而會驚動大月氏王。
封賞是嬴高的計劃之中很重要的一環,決不能讓大月氏王破壞,一念至此,嬴高朝著范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