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族!
這是頭曼腦海中第一時間湧現的詞語,他心裡清楚,大秦儲王以及秦王做的出來這事兒。
作為大秦的鄰居,在劫掠的過程中,他對於中原文化也曾瞭解過,在中原文化鄙視圈太過於明顯了。
他心裡清楚,在中原大地之上,流傳著一句話。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
“諸夏”無君,是春秋亂象,家臣僭越;“夷狄”有君,是邊遠安定,少兵燹之災。
在孔夫子看來,安定的“夷狄”,也比不上我戰亂的“諸夏”,孔子鄙視夷狄之意,躍然紙上。
雖然孔子也曾動過移居九夷的念頭,但,那是一時的氣話罷了,其骨子裡是看不起夷狄的。
這個時代,雖然尚未誕生天朝上國的觀念,但是華夏族人高人一等的文明,早已經深入人心。
九原。
這一刻,王賁眸光如矩。
他已經得到了訊息,趙佗部已經前往九原,與此同時,整個九原之上三軍將士求戰之心越發的激昂。
但是他心裡清楚,大秦與匈奴的戰爭不可能在短時間之內發生,從各處傳來的訊息來看,整個大秦都在收縮,只有西北方向會持續鋒芒。
西北方向是嬴高!
但是,秦王政這一次直接是下令調集十萬大秦銳士前往九原,擺明了一副與匈奴決戰的模樣。
“中軍司馬,匈奴方面可有訊息傳來?”
聞言,軍司馬搖了搖頭:“除了傳來頭曼應戰之外,匈奴目前沒有太大的動作,只是頭曼的兒子魔冒頓回來了,有了兵權。”
“只不過,有黑冰臺的人傳來訊息,匈奴各部都在蠢蠢欲動? 暗地裡有大軍集結? 十有八九是為了南下!”
這一刻,王賁眸光如矩? 整個人變得更加的沉默。
關於漠北的局勢? 他曾經與父親王翦討論過,同樣的? 也與嬴高討論過,自然是瞭如指掌。
不管是王翦還是嬴高? 甚至於他自己都判定? 在大秦尚未東出之前,大秦與匈奴只有小規模的衝突,不會有國戰爆發。
但是這一刻,局勢的發展明顯有些出乎預料。
“將軍? 上將軍有書信傳來!”
這個時候王家的人? 也趕到了九原之上,將書信交給了王賁。
接過銅管,王賁瞅了一眼泥封,見到泥封完好無損,方才擰開了銅管? 從其中取出一卷帛書。
帛書不大,上面密密麻麻全是字跡。
看到熟悉的筆跡? 王賁忐忑的心,一下子便安定了下去。
“只是三十萬大軍攻滅一國? 而且只有一個月時間,王上是否太過嚴格了?”坐鎮在外? 而且還是在九原? 對於大月氏難免有些熟悉。
他自然是清楚? 大月氏的強大,絕非是戎狄可比,更不是青羌可比的,大月氏至少有三四十萬精銳大軍。
最重要的大月氏王,並非是昏聵之輩。
並且,由於嬴高進攻戎狄以及青羌,讓大月氏有了足夠的時間去準備,是以,大月氏早已經準備妥當,以逸待勞。
“軍司馬傳令三軍,劍指河南地,本將要進攻匈奴!”
“諾。”
點頭答應一聲,中軍司馬轉身離去。
王賁目光閃爍了一下,他心裡清楚,他必須要做出進攻態勢,將匈奴拖住,保證兩個月之內,九原等地沒有戰爭爆發。
有時候,行動遠比任何的戰書更有威脅,也更能夠說明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