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起雲湧這四個字,都不足以形容這一刻的天下局勢變化。
原本各方雖然心中暗懷鬼胎,都想著要吞併對方,讓自己變得更加的強大,但是諸國之間至少是風平浪靜。
但是,就在這個時候,公子高率軍入西海,一時間,就像是一粒石子投入到了平靜的湖面,頓時波瀾四起。
可以說,整個西北諸國的平靜,被嬴高一個人打破,如今這一場戰爭,已經不包括大月氏與戎狄。
更有大秦朝廷以及匈奴!
由於匈奴與大秦接壤,他自然是對於大秦瞭解頗多,自然是清楚大秦銳士的鋒芒畢露。
頭曼比任何人都清楚,大秦銳士與匈奴精銳正面相遇,匈奴精銳都不是對手,一旦兩支大軍交鋒,匈奴精銳必然會全軍覆沒。
更別說,匈奴之中兵器,器械,糧草,名將都遠遠不如大秦,為了戎狄與大秦交惡,頭曼下不定決心。
雖然有唇亡齒寒之言,但是在這個世界上,同樣還有一句: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頭曼從一開始就清楚,匈奴與大秦遲早有一戰,特別是在嬴高奪取河套地區之後更是如此。
但是,從大秦建立九原郡之後,頭曼的南下大秦,馬踏中原的想法日益加深,但是卻也更為的收斂。
只因為,大秦這些年變得越發強盛了,在這個時候,頭曼自然是不敢亂來? 他在等一個機會。
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由於對於中原大地之上的瞭解? 頭曼清楚大秦東出,吞併山東六國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當大秦東出? 開始兵吞六國之際? 同樣的也是他率領數十萬精銳鐵騎,馬踏中原之日。
正是因為這個念頭? 頭曼曾經不止一次的研究過秦王政,也研究過公子高。
這是一個天縱奇才? 一個年紀輕輕就依靠敏銳的戰爭手段? 在大秦軍中立足的異類。
正因為了解,頭曼才更加清楚,這個近在咫尺的國家,到底有多麼的瘋狂? 多麼的恐怖。
在那個國家之中? 曾經出現了一個殺神,一戰可以屠滅四十萬大軍的殺神。
對於大秦他極為的忌憚。
正因為如此,在頭曼得到戎狄王的邀請之後,並沒有在第一時間答應。
雖然他對於中原大地一直都抱有野心,但是他清楚? 這個時候並非是最佳時機,大秦與秦王政都是當世數一數二的強國與人傑。
正是因為與大秦接壤? 頭曼對於大秦的瞭解更在戎狄王等人之上。
他下令讓左右賢王前來,並非是一定要南下? 而是為了聚集各大部落的大軍,然後為了防備大秦做準備? 同樣的也可以隨時的介入戰爭。
頭曼對於秦王政有所瞭解? 他心裡清楚? 那是一個霸道而強勢的帝王,這一刻,他不光是考慮介入戰爭的事情更需要考慮防備大秦銳士。
大秦銳士號稱天下第一強軍,絕非浪得虛名。
山東六國用百萬士卒的性命來驗證了這一點。
這便是他的擔憂。
對於大秦越是瞭解的越深,心中的忌憚就會越深。
更何況,在西北之上,還有三十萬大秦銳士,由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大秦儲王率領,當年的那一戰,頭曼依舊記憶猶新。
畢竟那一戰,讓匈奴失去了河套,可謂是傷筋動骨,心中的傷痛只有自己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