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疑,並非性格不夠堅決。
而是此事關係到了大秦國運,嬴政作為秦王,必須要保證,兼併戰爭與開民智同行,大秦朝廷是否能夠承受。
壓力如山,用這個詞來形容絲毫不為過。
所以,對於秦王政的遲疑,嬴高並沒有意外,若是秦王政不假思索就同意,他才會擔憂。
一國之主,最重要便是冷靜與理智。
更何況,他不願意以大秦太子的身份面對這些,就是因為有秦王在後面為他兜底。
“父王思量幾日都可以,兒臣先行告退!”
這件事並非是一定要現在就做出決定,總要給嬴政一個緩衝的時間,只不過,嬴高相信嬴政會答應的,畢竟這是一種趨勢。
勞役以及勞作,這對於學子的影響太大了。
這個時代的教學,勢必與後世有很大的不同,在大秦十四歲以上幾乎都已經算是成年了,畢竟只要是到了十四歲以上,都會進行服兵役等。
心中念頭閃爍,嬴高走出了咸陽宮書房,而這個時候,嬴政目光幽深,心中對於嬴高的話正在梳理。
“趙高,你覺得公子高所言如何?”
察覺到嬴政眼中凌厲的光芒,他心裡清楚,嬴政心中早已經做出了決定,此刻詢問他,只不過是下不定決心,在就糾結罷了。
一念至此,趙高朝著嬴政,道:“王上,公子所言屬於一把雙刃劍,有極大的風險,也有極大地收穫。”
“這就要看王上如何抉擇了,想要快一點統一天下,但是需要大量的時間去整合天下,還是想要齊頭並進,冒著風險,在統一天下之後,一兩年之內就可以整合整個大秦的力量。”
“嗯。”
微微頷首,嬴政心裡清楚,嬴高的部署都是奔著戰爭去的,這意味著中原大地之上的戰爭結束,大秦對於外族的戰爭將會爆發。
只要大秦在第一時間整合,才能做到這一點。
.........
“公子!”
看了一眼鐵鷹,嬴高點了點頭,道:“回府!”
“諾。”
“隆隆........”
軺車而行,嬴高在軺車之中沉默不言。
大秦的問題,現在越深入,越多,而且他也清楚這一次詔書頒佈帶來的影響。
“公子,相里敖先生傳來訊息,盧生,徐市等道家外丹派答應見面,此刻已經動身前來咸陽,天黑之前就會達到咸陽。”
聞言,嬴高莞爾一笑,他一直在尋找道家外丹派,卻是忘記了盧生與徐市等人,這些偉大的航海家。
盧生是一個方士,幫秦始皇訪海外仙山,求長生不死藥之人。
傳聞之中,有一次,盧生從海外回來,帶回一本《錄圖書》,稱這是一本讖書,讖書是古代預測將來要發生事的書,書上說:“滅秦者,胡也”。
徐市又名徐福,字君房,是秦朝著名方士,道家名人、曾擔任始皇的御醫,曾率領三千童男女自山東沿海東渡,傳說遍及東瀛。
念頭一動,嬴高對於這兩位感興趣了,不管是盧生還是徐市,這一世,必將會為了大秦的科研事業以及航海事業奮鬥一生,矢志不渝。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