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嬴政的連連質問,荀子沉默了,他根本答不上來,若是開口反對,就是與他們儒家思想相背離。
畢竟從一開始,儒家強調的都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綱常倫理,其中忠君思想是儒家最大的買點。
荀子心知肚明,這一點絕對不能捨棄,要不然儒家思想就成了一張華麗的皮囊,再也沒有了支柱。
他作為儒家半聖,自然要維護儒家,一如秦王,就要維護秦國一樣。
這一刻,荀子只有沉默以對。
秦墨鉅子的作為就連荀子都心生不滿,在他看來,不管是儒家還是其餘的諸子百家,都不應該與朝廷作對。
特別是這種與自己所在國朝廷對抗,在荀子看來就相當的傻逼。
“秦王,若是大秦兼併六國,你打算如何處理諸子百家?”沉默了片刻,荀子話鋒一轉朝著嬴政,道。
人老了,臉皮就厚了。
荀子一點也沒有被嬴政問住的尷尬,彷彿是在和後輩談論儒家典籍一樣輕鬆。
聞言,嬴政沉默了一會兒,看著荀子笑而不語,對於此事他不怎麼想要回答,因為他心裡清楚,儒家無論如何都不會臣服大秦。
而他也不需要儒家臣服,以前他還會考慮這一點,但是現如今嬴高推進大學,學宮制度,只要時間足夠長,大秦朝廷之中必然會有源源不斷的人才湧現出來。
當人才大秦能夠自給自足,諸子百家對於大秦的作用將會一下子削弱到極致,所以,嬴政沒有回答。
在這一刻,為了不使場面尷尬,嬴政朝著荀子,道:“關於這個問題,需要荀聖自己去體悟。”
“看一看,儒家入秦能夠為大秦國人百姓,大秦朝廷能夠做些什麼貢獻,而不是孤去考慮如何處理!”
“戰國之世,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天下萬物都是優勝劣汰。”
“若是儒家不能起的作用,在時間的作用下,消亡只是時間問題,荀聖若是有時間,可以前往咸陽西城,走一走,看一看,說不定荀聖就理解了。”
“秦王既然如此說了,老夫一定要去看一看,咸陽西城之中,究竟有什麼,能夠讓秦王如此自信!”
荀子自然是聽懂了嬴政話中的潛臺詞,不由得對咸陽城西城產生了興趣,他心裡清楚,嬴政不是一個誇誇其談之輩。
“若是有疑惑,還請秦王到時候不吝賜教!”說罷,荀子朝著嬴政行了一禮,然後退出了咸陽宮。
“老傢伙!”
感慨一聲,嬴政搖了搖頭,再一次翻看長案之上的竹簡,彷彿這一切都沒有發生過一樣。
……
離開咸陽宮的荀子,並沒有返回一夕酒肆,而是朝著伏念,道:“伏念,不回酒肆,我們先去咸陽西城。”
“諾。”
點頭答應一聲,伏念將荀子扶上車,然後駕車西行,在路上,伏念方才開口,道:“老師,此去咸陽宮,秦王態度如何?”
聞言,荀子一想到咸陽宮之中被嬴政詢問的難堪,不由得朝著伏念苦笑一聲:“秦王態度和善,只不過老夫被秦王給問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