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成為了大秦右相,一下子成為了百官之首。
至少是成為了文法官吏之首,在李斯之上,也只有王綰一個人,這樣的際遇,簡直就是一飛沖天。
這一刻,不少人都雙眸之中有些炙熱,甚至於有些嫉妒。
畢竟大秦丞相也只有兩位而已,此刻已經被李斯與王綰佔據了,這意味著他們縱然是天縱奇才,也沒有了這個機會。
而如今的李斯以及王綰都是壯年,想要等到下一次的丞相置換,在場的很多人就已經上了年紀,這也就是說,這一生他們都不能成為大秦丞相。
所以,嫉妒李斯以及王綰的人,大有人在。
.........
“鄭國,擔任治粟內史,統治粟內史官署。尉繚,任國尉,統國尉府官署,頓弱,任上大夫兼領行人署,執行邦交一事。”
“姚賈升上卿,兼任副行人署統領秦國邦交!”
說到這裡,嬴政看著在場的群臣,道:“遴選考校,簡拔能才,安置新吏職司,諸事繁重,以李斯為首,各大官署配合執行,在最短的時間之內保證各大官署穩定下來,平穩過渡。”
“諾。”
對於嬴政的安排,嬴高並不意外,同樣的也沒有干涉,他心裡清楚,他心中的某種制度,不適合現在,至少也要在大秦兼併六國之後,才有可能。
所以,他不急。
“諸位愛卿,國尉府官署還缺少一位副手,諸位可有人員推選?”
國尉府關係到了大軍的穩定以及糧草輜重的重要,國尉府大將,雖然不如蒙恬等人經常上戰場,但是至少也要精通軍事。
但是這件事關係重大,一時間整個大殿之上安靜的落葉可聞。
就在眾人都沉默之時,蒙武站出來對著嬴政,道:“王上,臣以為三川郡郡守馬興之才,足以擔任此事!”
在他選擇尉繚的時候,自然是在天下之間,符合國尉官署的大才,都看在眼中。在蒙武看來,馬興此人放在地方上,擔任一方郡守,根本就是浪費人才。
聞言,嬴政看了一眼一言不發的嬴高,沉聲,道:“公子高,你覺得呢?”
伴隨著嬴政開口,眾人紛紛將目光看向了嬴高,所有人都清楚,三川郡是公子高的崛起之地,更是三川大學所在,而馬興便是公子高的心腹。
“父王的決定,便是兒臣的想法,王命下達,身為臣子者必奉!”
這便是嬴高的態度,他心裡清楚馬興是一個將才,不應該在三川郡之上等死,他希望假以時日,馬興等人也能夠封侯拜相。
而馬興有這樣的才華。
“嗯!”
對於嬴高的回答,嬴政很滿意,不管是如何,至少嬴高的態度很端正:“若是馬興入國尉府官署,三川郡郡守當由何人任職?”
“父王,兒臣在西海一戰之中,遇見一人,曰明卿,此人有大才,可以放在三川郡之上磨礪,日後是否重用,全看政績而決定。”
遠在北境之上,與他曾經一戰的武將,由於王賁遠在九原,所以,早已經加官晉爵,也算是有了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