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贏高封左庶長,眾人並沒有多少驚訝,以贏高的赫赫戰功,封左庶長其實有打壓的成分在其中。
贏高才十一歲不到,很容易就會造成封無可封的局勢,這一點,早已經毋庸置疑。
但是,相比於贏高這個年紀,封左庶長可謂是前所未有了,年紀十歲半,便從大夫爵一舉升到了左庶長,二十級軍功爵,贏高已經達到了十級。
而且,在大秦之中,左庶長這三個字並不簡單。
左庶長是秦國沿用了幾百年的官名,曾經是最有實權的大臣職務。
大秦尚左,在兩個庶長中,左庶長為首,右庶長次之。春秋時期,秦國的左庶長是上馬治軍、下馬治民的軍政首席大臣,非嬴氏公族不得擔任。
進入戰國,秦獻公將治民的政務權分給了上大夫甘龍,左庶長協助國君統軍作戰並總管軍務。
但在朝野國人的心目中,左庶長依然是最重要的軍政大臣。隨後商君擔任這一職位,讓秦國騰飛,這也讓左庶長這三個字在大秦的國土之上富有色彩。
在秦軍之中,很少有人能夠封左庶長,最為人稱道的便是武安君白起,在擔任左庶長之後,率軍攻打韓國。
如今,左庶長又有人獲封,而且這個人還是嬴姓公族之中的人,更是當今秦王的公子。
雖然封左庶長爵位只會給贏高增加五百石的俸祿,但是從今天開始,贏高在大秦之中的地位將會變得截然不同。
他有爵位!
他的地位將會超越長公子扶蘇,成為大秦諸多公子之中名副其實的第一人,這一點,雖然早已經有了趨勢,但是誰也沒有想到會到來的這麼快。
“兒臣拜謝父王,父王萬年,大秦萬年——!”贏高朝著咸陽城的方向,搖搖下拜。
“我等恭喜左庶長!”
“同喜!”
這一戰的勝利,對於參戰人員可以說是同喜,畢竟這一戰,傷亡不大,而且戰功很大,幾乎每一個人都會得到封賞。
“贏帥,王上有令,這一次的談判議和有長史王綰擔任,由嬴帥輔助!”金令箭使者將訊息傳達,然後轉身離開了。
“王綰麼?”
呢喃一聲,嬴高目光幽深,對於王綰他自然是瞭解的,只是他們之間從未共事過,彼此並不瞭解。
心中念頭閃爍,這一刻,嬴高望著王翦“老師對於長史比較瞭解,以老師之見,長史去議和,能否完成我們的要求?”
“王綰是一個有才之人,要不然,王上也不會派遣,嬴帥,如今戰爭,已經勝利,以咸陽的命令,也不願意開啟國戰,我們是否撤軍?”
聞言,嬴高搖了搖頭“不可以,議和一事尚未落下帷幕,只有大軍駐紮在這裡,才能夠讓韓王產生巨大的壓力。”
“這樣一來,更有利於長史的議和!”
……
這一刻,王綰姍姍而來。
一來到幕府之中,便朝著嬴高“嬴帥,王上有言,讓你我二人商議,進行議和,對於議和一事,你有何看法?”
“兵臨城下,韓王已經沒有了選擇的餘地,但是我大秦乃泱泱大國,在談判之中,必須要表現出泱泱大國的氣度。”
“具體要求不變,想必父王已經告訴了你,陽城,新鄭等六城必須要割讓於我大秦。”
“同時韓國賠償我大秦四十萬大軍的開拔之資,釋放鄭國族人,其餘的細節,可由長史自行決定。”
“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