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之後,第一座刻石便在頻山南麓聳立起來。
這是引涇工程之中的傷心地,也是天下人銘記老秦人之赫赫功勳的證據,巍巍大秦,萬眾一心,以人力逆蒼天。
由於秦王親自下令,李斯親自提筆,書以名號,不僅記載了渭水輕兵營之名,在背面更是刻下了他們的名字,傳之後世。
時間一天一天過去,嬴高跟隨著嬴政在各大工地之上來回奔忙,直到五月末,激盪八百里秦川的漫天塵土,方才慢慢平息。
這些日子,嬴政在忙碌,鄭國李斯等人也是。
引涇工程全線完工,正在進行工程驗收,只有全線都得到了標準,才能決水,讓涇水貫穿,席捲而下與洛水會合。
又過了七天之後,引涇工程的驗收工作徹底結束,在這一天,李斯,李渙,鄭國匆匆來到了行營幕府之中,與此同時,蒙恬與老廷尉也來了。
嬴高就在旁邊,他心裡清楚,這些人都是為了什麼而來,嬴政前往涇水工程,已經連續兩個月了。
一國之君不在國都兩月之久,積壓而來的公務,可以說是懟的小山一般高了。
再這樣下去,整個大秦朝廷都有可能癱瘓。
“臣等請王上還都,決水之日,再行專程前來。”蒙恬目光凝重,對著嬴政肅然一躬,道。
“臣等請王上還都,決水之日,再行專程前來。”
這一刻,六人異口同聲,向著秦王政進言。
整個行營之中,只有嬴高一個尚未開口。
王綰見到終於有人和他想的一樣了,早已經對著嬴政肅然一躬,加入了蒙恬等人的陣營之中。
嬴高輕笑一聲,將凝重的氣氛打破,對著嬴政:“父王,兒很也覺得諸位大人所請合理,畢竟引涇工程雖大,終究是大不過大秦!”
“大不了,等到決水之日,父王再行到來見證,也是一樣!”
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
對於嬴政這樣的舉動,嬴高並不認可,只不過嬴政是王,他說了也不聽,根本沒有辦法,只能聽而任之。
但是此刻,既然是有了這樣機會,嬴高自然希望嬴政返回咸陽。
只是在這一刻,嬴政眸光收斂,道:“秦國萬事,其中這萬里乾旱為首。只要是解決了乾旱,大秦無事!”
“不親眼見到成渠放水,孤這個秦王愧對大秦國人百姓,愧對死在這一條渠上的後生。更何況,孤還要到頻山去,要走了,看看那些烈士。”
這一刻的話題太過於沉重,一時間眾人都啞口無言。沉默了許久,紛紛點頭,不再提及還都的事情了。
.........
第二天,大亮。
嬴政早已經穿戴整齊,朝著嬴高斷然下令:“去頻山!”
“諾。”
嬴高一揮手,鐵鷹大喝一聲,道:“全軍列隊,出發頻山!”
“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