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一中|國者,海納為本!
嬴高心裡明白,不管是那一個朝代,作為一個大國,一個帝國,就必須要有強大的自信,具有包容的文化。
大秦雖然強勢,但是尚未誕生那種包容之心,有寬廣的胸懷,但是缺少一種化天下唯一的大氣。
嬴高心裡清楚,這也是在後來,當始皇帝明白過來的時候,以至於向山東文化放低姿態的原因。
在這一刻,嬴高便是藉助這個機會,讓嬴政清楚這一點。
大秦只有海納百川,才能有容乃大。
在這一點上,嬴高站在了所有人的對立面,其餘人都是按照程式再走,而嬴高是打算殺出一條血路。
在這個時候,強者更有話語權。
大秦只有從現在開始,調整方略,甚至於微調國策,才能更好地讓大秦從容的接受山東六國,整合整個天下。
只有整合所有勢力,才能有一戰的力量,畢竟大秦之中以法為教,對於任何事情都需要全力以赴、
.........
“欲一中|國者,海納為本?”
嬴政眼底精光閃爍,他是大秦之主,更是清楚大秦現在的優勢,但是由於親政時間並不長,所以對於大秦的不足只是有所察覺,而不能夠做到心中有數。
“公子高,你的意思是隻有吸收六國文化,才能讓大秦統一天下?”
嬴政比任何人都清楚,大秦文化的排他性,這樣的朝代,要麼一飛沖天,成為這個世界上的王者,要麼支離破碎。
想要做出改變艱難,就算他是大秦之主,也未必做得到,除非他的威望達到了極致,超越了古之先賢。
但是在這一刻,嬴政心裡清楚,他還做不到。
“三公子,王上,大秦以法為教,這是大秦的立國根本,也是大秦之所以席捲天下的利器,臣以為不可亂來!”
王綰語氣低沉,面對嬴政與嬴高,表達出了反對之策。
“以秦製為根基,取其精華,才能讓大秦更加健康的成長,這樣做才是最大秦最好的交代。”
嬴高語氣幽幽,眼底深處掠過一抹無奈,大秦制度早已經根深蒂固,他也沒有想過要改變,他想要做的只是改變了一下。
讓大秦的制度多一絲欺騙性,不至於那樣的凌厲,不圓滑,全部都是稜角。
“再說了,我也沒有想過在現在就改變,而是讓父王心裡有數,不至於在將來,事情發生,而措手不及。”
讓一個已經沉默了百年之久的國家,早已經適應了一種制度,一種生活制度的國度,做出改變,將會伴隨著陣痛,也許沒有商君孝公變法那般深徹,但卻遠比商君變法更為殘忍。
這不是一國之內的改變,而是一個時代的變革。
嬴高心知肚明,商君變法在於秦,送葬者無數,止於商君,而歷史上,這個偉大的變革,起始於始皇李斯,最後整個大秦都為之送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