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心裡清楚,嬴政既然是這樣選擇了,就一定有這樣做的道理,而且就算是這樣,他作為臣子,是無法與王上爭官職的。
“廟堂格局要重來,先生暫時將引涇工程做完如何?”嬴政的話,讓贏高與李斯都是心下一動,只不過李斯是感動,而贏高是驚訝,他在感慨嬴政的政治智慧。
..........
“鄭國,涇水河渠重開需要多少民力?”
這一句話一出,眾人都將目光看向了鄭國,很顯然大家都清楚二十萬饑民青壯根本就不足以支援現在的引涇工程,必然會在大秦之中召集民眾,甚至於這個數量不小。
在眾目睽睽之下,鄭國神色凝重,在心裡思考了許久,方才對著嬴政,道:“稟王上,引涇工程需要的民力,並沒有確切的定數,具體需要多少,需要看王上所圖而定!”
鄭國一句話,頓時引起了嬴政的好奇,忍不住朝著鄭國,道:“河渠令,有何不同,可否詳細說說?”
“稟王上,若是想要十年完工,則只需要按照文信侯之法,緩緩開展,量力而行,五萬民力便可以。”
“若是想要早日完成,就需要全程全部開工,最少需要五六十萬民力,甚至於百萬民力,至於如何決策,全部由王上決定!”
雖然鄭國將選擇給了嬴政,但是贏高心裡清楚,嬴政號稱是千古一帝,這樣的人不會安分守己,嬴政是秦始皇,終究不是秦孝公。
如何快速完成,才是嬴政的選擇。
贏高心裡清楚,在沒有快速完成的辦法,嬴政自然會是按照文信侯的辦法,循序漸進。
但是此時此刻,鄭國給了嬴政另外一種可能,嬴政自然不會放過。
這一刻,書房之中的眾人神色凝重,李斯與贏高以及王綰三人不同於鄭國,自然清楚召集數十萬民力絕不是嬴政一句話的事情,朝堂之上錯綜複雜,此時此刻的嬴政還沒有絕對的權威。
而是需要一場有又一場的扯皮之後才能作出決定,這一刻,眾人都將目光看向了嬴政,等待嬴政說出難處,然後共同謀劃如何應對。
“大旱席捲整個大秦,此時此刻,引涇工程絕對不能繼續拖下去先生,若是有百萬民力,一年之內,是否會完工放水?”這一刻嬴政爆發出作為千古一帝的果決,這樣的魄力不是人誰都有的。
畢竟大旱席捲大秦,此時此刻正是大秦最為危急之時,動輒百萬民力,這太恐怖了。
嬴政此番話落下,李斯等人還在驚愕之中,一旁的鄭國已霍然起身,對著嬴政肅然一躬:“稟王上,引涇之難,只在瓠口開峽。”
“老夫十年摸索,對於全部工程早已經胸有成算。王上,若是真的能徵發百萬民力,至多兩年,老夫便給大秦開鑿出一條四百里長渠!”
這一刻鄭國自信勃發,身上帶著一往無前之勢。
聞言,嬴政深深的看了一眼鄭國,然後回頭看著李斯:“關於徵發民力,河渠署可有難處?”